2023-2024
学年八
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德国思想家歌德说:
“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
,因为(
)
A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
.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D
.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
.
“
印度狼孩
”
卡
玛
拉,在出生不久就被狼衔去,从而丧失了人类特有的生活习惯,智力也得不到发展。回到人类社会后,经过九年的教导,其生活习性仍无法得到改变。这表明(
)
①
狼孩没有顺利转化为社会人
②
人的社会化可离开社会生活的支持和滋养
③
人必然可完成社会化过程
④
形成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3
.八年级同学参与网上
“
观生活微点评
”
体验活动,
以下微
点评正确的是(
)
①
小
瑞用微信
与远在国外的朋友视频聊天
——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②
某企业利用网络直播大量销售芒果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
陈某在
微信群
中散布虚假信息
——
网络言论不受法律约束
④
有人用网络办公,有人沉迷网络无法自拔
——
网络有利无弊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④
4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同学说,规则
像道路
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说法启示我们(
)
①
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
违反规则就要接受刑事处罚
③
规则无法形成同一范式,因人而异
④
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
.时值汛期,在四川彭州市龙门山景区,尽管河道边有铁丝围栏,有预防山洪
“
禁止下河戏水
”
的警示标志,有管理员的哀求劝离,但都没有挡住几个任性的游客。突然,山洪倾泻而下,未不及撤离的游客瞬间被卷入滔滔洪水
……
这一悲剧警示我们(
)
①
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
要对规则心存敬畏,将规则
做为
行动准绳
③
要加大力度惩处违规行为
④
遵守规则需要他律,更需要自我约束、加强自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如图启示我们要(
)
A
.平等待人,不能因年龄轻视、歧视他人
B
.欣赏他人,给予他人积极正面的评价
C
.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D
.真诚待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
7
.
2023
年
8
月
5
日,成都大运会羽毛球男单比赛中发生了令人感动的一幕。乌干达选手不幸遭遇球拍断线,无法继续比赛,然而他却没有备用的球拍,这将意味着他自动放弃比赛。正当他感到无奈且无助时,中国选手王正行毫不犹豫地主动将自己的球拍借给了这位无法比赛的对手。王正行的行为(
)
①
是他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
履行了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
绝对
能有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8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
①
社会规则
②
法律
B
.
①
行政处罚
②
行政处分
C
.
①
民事诉讼
②
刑事诉讼
D
.
①
政治安全
②
经济安全
9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A
.旅客因座位问题与航班机组发生纠纷,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
民事违法行为
B
.某公司因为违背商业合同被判处赔偿
50000
元
——
行政违法行为
C
.常某向境外人员泄露军事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
——
刑事违法行为
D
.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
200
元罚款
——
刑事违法行为
10
.教育部印发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
“
见义勇为
”
内容,增加了
“
会自护懂求救
”
等安全提示。这启示我们遇到非正义行为时,要(
)
①
赶紧躲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②
讲究策略和方法
③
见义智为,
不
硬拼,讲究智斗
④
大声呼喊与搏斗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1
.八年级学生小张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病重失去劳动能力,爸爸原来每月支
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女俩生活陷入困境。小张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
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②
找爸爸协商,让他继续支付生活费
③
去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④
咨询老师
,
问问如何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2
.古语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的责任是来自(
)
A
.职业要求
B
.对他人的承诺
C
.他人强迫
D
.法律规定
13
.
“
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这句话强调青少年必须(
)
A
.对自己负责
B
.对他人负责
C
.对社会负责
D
.对国家负责
14
.经验告诉我们,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要想做好,就应该(
)
A
.拒绝扮演不喜欢的社会角色
B
.让有能力的人来做
C
.调整做事的态度到积极状态
D
.让愿意做的人来做
15
.下列不能体现自觉服务社会的有(
)
A
.举办
“
爱心天使
”
义卖活动
B
.看到老人颤抖着上地铁,连忙上前搀扶
C
.利用
解释分析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等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