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下
册
第五单元
第1
1
课时 单元总结
学习任务单
——————— 核心任务:
托物言志·比较阅读
———————
学习目标
1.
感受语言之美,进一步学习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
.
运用比较阅读之法,感受文章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
学习资源
本单元课文、
《紫藤》
、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
任务一:
“托物言志”
之“
物
”
小贴士
托物言志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或寄托感悟的一种表现手法。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请同学们结合示例(表一),从文章中选择你认为最能表现“物”的特点的句子,完成表二的内容。
示例:
课文
例句
特点
《紫藤萝瀑布》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作者化静为动,"流动""欢笑""生长",这些动态的词,将紫藤萝颜色拟人化,突出了紫藤萝层次分明的特点。
《一颗小桃树》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描写的是黄昏雨后的小桃树,"一片一片""三点两点",数量词突出了小桃树备受"摧残"的可怜模样。
物
状物描写的句子
特点
《紫藤萝瀑布》
眼前的紫藤萝
过去的紫藤萝
《一棵小桃树》
今天黄昏时的小桃树
春天过后的小桃树
如今的小桃树
雨中的小桃树
方法策略总结:
策略一:推敲(推敲词语、推敲句式、推敲修辞、推敲标点、推敲语气)
策略二:连接(语句上下文、作者情感表达、读者生活体验、阅读经验)
任务二:
“托物言志”之“
志
”
散文常以第一人称来创作,以表达作者情感为中心,是作者内心真我的外在投影。写真实的自己是散文最本质的特征。本单元,作者观物投影,投出真实的自己。同学们阅读下面表格,讨论交流,说说如何准确判断散文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时间
紫藤萝状态(典型句子)
作者的情感(关键词句)
十多年前(过去)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这些时宁静、喜悦(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每一穗花都(现在)和生的喜悦)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比较点
小桃树生长过程
"我"的人生经历
比较后的情感态度
成长环境
生
第11课时 托物言志·比较阅读-单元总结-学习任务单-(单元试卷教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试卷学生掌握情况分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