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语文】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湖北省 格式: DOCX   17页   下载:2   时间:2025-06-26   浏览:1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 2025 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有声阅读已经成为大众全新的 “ 阅读 ” 形式。如果进一步审视消费者的阅读内容则会发现,由传统文学经典制作而成的有声作品具有较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由于传统文学经典作品受众基础广泛、文化底蕴深厚,几乎所有的声音媒体平台都注重传统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布局。很多声音媒体平台在页面导航中将文学内容列为重要的板块,如喜马拉雅有 “ 人文国学 ” 分区,荔枝 FM 有 “ 人文 ”“ 有声书 ” 分区,并把《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经典相关的音频作品作为分区的重要内容。 其实,传统文学经典作品的声音传播早已有之。在广播时代,评书艺术家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的演绎,将《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西游记》中的奇幻冒险等带入了千家万户。那些在电波中流淌的声音,让听众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成了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而今天的声音媒体平台在延续广播媒介优良传统的同时,通过更多样的表现形态,赋予经典文学作品新的生命力。 也许会有人批评有些解析类作品加入了诸多今人视角,而且需要付费收听,已不再是人们熟悉的文学经典,而成了 “ 古 ” 与 “ 今 ” 的混纺品。但其实,这些有声作品创作并非要取代文字,而是对原文学经典里的文字内容进行再利用和再生产。其在新传播形态下对文学经典的声音化处理,是为了适应碎片化传播和不同消费场景(如运动、通勤、睡前等)。这并不会造成 “ 历史感的消失 ” ,反而能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促进听众对中华优秀文化内容的理解和接收。通过声音的转化,那些文学经典以更加鲜活的面貌走近受众,在声音媒体平台上再次掀起文化热潮。 化用罗兰·巴尔特 “ 文字扩充了图像原有的含义,并生成一个全新的所指 ” 的表述,声音媒体平台上这些文学经典的有声作品也扩充了文字原有的含义,并生成一个全新意义的世界。它们不仅要葆有文学经典所固有的文字的 “ 历史感 ” ,还应通过艺术化处理呈现声音上的 “ 新鲜感 ” 。因此,对传统文学经典进行声音化创作时,应在尊重并理解原著的基础上以时代的眼光 “ 讲 ” 出新意,这成为文学经典有声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广播时代至今,广播剧作为声音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文学经典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通过演员的声音表演、环境音响、音乐设计等艺术手段,将文学经典中的情节、人物、场景具象化
【语文】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