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综合练习
(
二
)
九年级化学
(
内容: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
)
注意事项:
1.
本学科试题共
6
页,
21
小题。
2.
考试时间共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
答题卡必须保持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
Cl-35.5
Si-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应用物质。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果汁
B
.医用酒精
C
.水泥砂浆
D
.冰水混合物
2
.二百多年前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5
结论的科学家是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屠呦呦
3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量取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氧气验满
D
.
倾倒液体
4
.贵的资源,以下有关空气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氮气质量分数约为
78%
B
.氧气广泛用于炼钢、气焊等领域,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却很广泛
D
.
和
都是大气污染物
5
.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
C
19
H
21
NO
2
)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
O
2
B
.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
.属于氧化物
D
.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2H
表示
2
个氢分子
B
.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
C
.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P
2
O
5
D
.
Al
3+
的结构示意图为
7
.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
可用于表示
A
.
Fe
B
.
H
2
C
.
CO
2
D
.
NH
3
8
.下列现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
象
解
释
A
路过梨花园,闻到梨花香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100mL
水与
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逐渐扩散
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9
.
“
我来自碳族,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喝了直打嗝。
”
这里叙述中的
“
我
”
是指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水蒸气
10
.
2023
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以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绿色出行,践行
“
低碳生活
”
B
.露天焚烧垃圾,减少生活垃圾量
C
.植树造林,营造
“
绿水青山
”
D
.节约生活用水,降低人均用水量
11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
CuO
处加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B
.装置中发生了反应:
C+2CuO
2Cu+CO
2
↑
C
.反应过程中,黑色的氧化铜固体可能会变成红色
D
.气球可收集生成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2
.刘敞所著的《爆竹》中有这样的诗句:
“
烈火琅环碎,深堂露雳鸣。
”
火药能产生
“
露雳鸣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2KNO
3
+3C
N
2
+3X+K
2
S
,则
X
的化学式为
A
.
H
2
O
B
.
CO
2
C
.
CO
D
.
C
3
O
6
13
.检验、鉴别、除杂与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
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加入肥皂水后,充分振荡
C
除去
CO
2
中混有的少量
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D
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利用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进行分离
A
.
A
B
.
B
C
.
C
D
.
D
14
.下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原子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B
.钠原子与氯原子共用一个电子
C
.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分子
D
.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15
.
、
和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O
CO
2
CaCO
3
A
.
①
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
.
②
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
.
③
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
.
④
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第
16
小题
7
分,第
17
小题
8
分,第
18-21
小题各
10
分,共
55
分。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请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
中国节气。立春,是春之首,冰
化雪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冰化雪消的过程属于
。
(
选填
“
化学变化
”
或
“
物理变化
”)
(2)
中国彩绘。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
“
中国紫
”
,
“
中国紫
”
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
(BaCuSi
2
O
6
)
,其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
中国技术。中国某研究团队受
“
弓弩
广东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