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
8 散文阅读
(
必考题型梳理)60题
(解析版)
温馨
提示
:分
二
个版块,第一版
块
经典常考题22
题,第二版块
模拟预测题38
题
。
经典常考题
经典常考题
(2023下·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考期中)
品茗、插花、美食等这些都是宋人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源远至今。民以食为天,请阅读散文《母亲的食物》,探索食物文化密码,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食物
赵瑜
①母亲曾经在海口生活数月,不论我请她吃当地何种食物,她都是拒绝的,本能地觉得不好吃。而她喜欢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有一个远大于食物本身的故事。
②母亲所做的食物,大都和时间、力气有关。母亲几乎是一个村庄的代表,我记忆中的村庄里,有数不清的平原上的炊烟,属于母亲的空间极小——院落、田野、菜地。
这空间宽阔又狭窄,方圆几里地盛放了母亲的半生。
母亲在40岁之前几乎没有离开过我出生的村庄。所以,一说起母亲,我就会想到我出生的院子、村庄,以及村庄外属于我们家的几块麦田。这些劳作和生活的场景,就是母亲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
③年幼时我就知道,村子里许多孩子的母亲做的食物比我母亲做的食物好吃。我的母亲不会做很多花样翻新的菜肴。
然而,母亲做的蒸馍,对我来说,是最初的食物启蒙
。
④从种麦子开始,一直到麦子收割,母亲全程参与了麦子的生长过程。她珍惜每一粒麦子,面粉打出来以后,她会用一种规格极细的筛子再次对面粉进行细筛,这样,粗的面粉被做成一种馍馍,供父母和我们兄妹吃;而细筛白面馍,是专门给爷爷吃的。
⑤食物的匮乏,让面粉也有了身份的差异。那时的乡村,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的人才会获得大家的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麦子不再紧缺,我们这些小孩子渐渐也能吃到细面馒头了。以后的时间里,只要吃到馒头,我都会将母亲手工做的馒头作为参照。母亲做的馒头,成为一个地址、一个标签。
⑥母亲的食物是众多颜色中最清晰的白色,馒头的白、面条的白及米粥的白
。母亲的食物,是众多河流中最宽阔的那条,是一年四季中最为舒适的秋天,是秋天的树叶落在地上后的沉醉,是我不论走多远都洗不掉的黄河的底色。
母亲的食物,更像关于爱的碑刻,一刀一刀地刻在我的味蕾上,是魏碑,是汉隶,也可能是酒醉后的一纸行草,不论我离家乡多远,都能在瞬间接到食物的信息。
⑦作为一个中年人,在外面漂泊多年,饮食习惯早已经改变。然而,吃到母亲食物的那一瞬间,我们被时光遣返,回到多年以前,变得柔软而单纯,成为一个陈旧的自己。
⑧母亲,有多么具体,便有多么抽象
专题08 散文阅读(必考题型梳理)6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