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素养测试数学试卷
命题人:肖贤民
审题人:占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则
(
)
A.
63
B.
36
C.
45
D.
27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列式求解
.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
项和的性质可知,
成等差数列,
即
,
,
成等差数列,所以
,所以
.
即
.
故选:
C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从
到
,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比较
、
时不等式左边代数式的差异后可得需添加的项,从而得到正确的选项
.
【详解】
当
时,所假设的不等式为
,
当
时,要证明的不等式为
,
故需添加的项为:
,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学归纳法,应用数学归纳法时,要注意归纳证明的结论和归纳假设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和式的开端和结尾处需多写几项,便于寻找差异
.
本题属于基础题
.
3.
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若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递增数列的性质
.
然后通过已知的数列通项公式
求出
的表达式,再根据该表达式大于
对
恒成立这一条件,求出
的取值范围
.
【详解】
已知
,那么
.
所以
.
化简后得到
.
因为
是递增数列,所以
对
恒成立,
即
对
恒成立
.
这意味着
对
恒成立
.
对于函数
,
,
越大,
的值越小
.
当
时,
取得最大值
,所以
故选:
C.
4.
已知
是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且
,有下列四个命题,假命题的是(
)
A.
公差
B.
在所有
中,
最大
C.
满足
的
n
的个数有
11
个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设条件可判断数列是递减数列,这样可判断
A
是否正确;
根据
最大,可判断数列从第七项开始变为负的,可判断
D
的正确性:利用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与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判断
、
的符号,这样就可判断
B
、
C
是否正确.
【详解】
等差数列
中,
最大,且
,
,
A
正确;
,
,
,
D
正确;
,
,
,
;
的值当
递增,当
递减,前
12
项和为正,当
时为负.
故
B
正确;满足
的
n
的个数有
12
个,故
C
错误.
故选
C
.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最值
在等差数列中,
存在最大值的条件是:
,
;
存在最小值的条件是:
,
.
5.
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已知变量
关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