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
2
分)年代尺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其中英国强占香港岛的时间位置在(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
2
分)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哪一选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
A
.侵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
.抢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
D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3
.(
2
分)思维导图有助于掌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知( )
A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
.“扶清灭洋”获得清政府支持
C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4
.(
2
分)阅读能力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比较如表材料,我们可以得知他们共同的主张是(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洋务派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维新派
A
.发展近代工业
B
.重视军队建设
C
.重视科教兴国
D
.学习先进思想
5
.(
2
分)《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全是教堂止住天。”由此可知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生活艰辛被迫反抗
B
.清政府腐朽残暴引起反抗
C
.列强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D
.清政府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6
.(
2
分)
1925
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
A
.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任务
B
.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
.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7
.(
2
分)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张大爷出生于民国
15
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
.
1924
年
B
.
1926
年
C
.
1928
年
D
.
1929
年
8
.(
2
分)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
1912
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
A
.军阀、实业救国、陈独秀
B
.中华民国、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新青年》、北洋军阀、护国战争
D
.变法图强、中国共产党、兴中会
9
.(
2
分)《建国方略•自序》写到:“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政,其为毒之烈( )
A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B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C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0
.(
2
分)表中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为争取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做出各种努力。其中把
④
处的主张付诸于实践的行动是( )
①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③
“建立中华民国,同胞无所差池。”
④
“国人……
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
.(
2
分)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是( )
A
.都有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
B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C
.斗争矛头都指向清政府
D
.都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2
.(
2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其核心是( )
A
.爱国主义
B
.追求进步
C
.民主主义
D
.科学精神
13
.(
2
分)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之一,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材料中的“他”是(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蔡元培
D
.胡适
14
.(
2
分)
1920
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
19
位发起人中有
16
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2
年参会的
152
名会员中有超过
1/3
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A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
.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
.(
2
分)
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
1922
年
9
月;
1922
年
10
月,开滦煤矿大罢工爆发,京汉铁路大罢工爆发。这些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五四运动达到高潮
B
.工农革命蓬勃发展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6
分)
16
.(
16
分)中国近代的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是八年级同学以“文献
.
建筑•法律”
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展板一【文献呈现潮流】
(
1
)一组同学整理出下列文献名片。请比较它们在经济主张上的不同之处。
图一《天朝田亩制度》
山西晋中市左权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