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第
Ⅰ
卷(共
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
20
分,共
10
题,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
1.5cm
B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20g
C
.初中生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7s
D
.健康的中学生心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间隔约为
6s
2
.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词人辨别出青蛙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3
.古代诗人的诗词写道:
“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句对山进行了描述,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
A
.船和地面
B
.山和船
C
.风和地面
D
.水和船
4
.关于
声现象
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
“
结石
”
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超声波产生
D
.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中的
“
高
”
指声音
的音调高
5
.下列
对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B
.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全部变成了冰,这是凝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C
.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固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D
.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说话时嘴前方出现
“
白气
”
,这是汽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6
.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
凿壁借光
”——
光的直线传播
B
.小孔成像
——
光的镜面反射
C
.
“
海市蜃楼
”——
光的漫反射
D
.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
——
光的折射
7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
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
.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若镜头的焦距为
15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30cm
8
.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是利用物体在
2
f
和
f
之间成实像的特点,请问物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
A
.
A
点
B
.
B
点
C
.
C
点
D
.
D
点
9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
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B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大
C
.一瓶水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1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图象
,分析
图象
可知(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
乙物质
的密度为
0.5kg/m
3
D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2
︰
1
二、多项选择题(满分
15
分,共
5
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2~3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
得
3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或多选得
0
分)
11
.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
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
编钟声
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通过钟声能判断
钟是否
破损,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B
.物体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C
.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就越大
D
.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
3×10
5
km/s
13
.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时
/min
0
1
2
3
4
5
6
7
8
t
温
/℃
94
96
98
99
99
100
99
99
99
A
.记录明显错误的是第
5min
的数据
B
.从第
3min
起,水不再吸热
C
.若第
8min
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不变
D
.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99℃
14
.在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实验中,如图放置器材,此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B
.根据蜡烛移动到刻度尺上
20cm
处的成像特点,可制成幻灯机
C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重新找到清晰的像
D
.若将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可以找到正立、等大的像
15
.如图所示,表示
A
、
B
、
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A
.
ρ
A
>
ρ
B
>
ρ
C
,且
ρ
A
>
ρ
水
B
.
ρ
C
>
ρ
B
>
ρ
A
,且
ρ
C
>
ρ
水
C
.体积相同时,
A
的质量最大
D
.体积相同时,
C
的质量最大
第
Ⅱ
卷(共
65
分)
三、填空与作图题(共
24
分,每空和图各
2
分。)
16
.眉山市于
2021
年
4
月
24
日,在
东坡区举办
了
“
千禾杯
”
半程马拉松赛,某选手在湖滨路一段平直赛道上用
时间跑了
,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以该选手为参照物,跑道旁边的
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国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