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河北省邯郸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
30
分)
1
.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电解水实验
B
.
干冰升华
C
.
比较二者的硬度
D
.
海水晒盐
2
.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说:
“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
。下列有关化学史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
.
拉瓦锡用实验
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C
.阿伏伽德罗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D
.
屠
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3
.
创建
“
全国文明城市
”
,垃圾分类功不可没,废弃的易拉罐属于
A
.
B
.
C
.
D
.
4
.
秦岭被誉为
“
中央国家公园
”
,保护秦岭,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营造节日氛围
B
.用可降解餐具逐渐代替一次性塑料餐具
C
.出门时随手关闭家中电器,节约能源
D
.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5
.
人体进食摄入的六大营养物质中,一些
做为
细胞再生的原料,一些为人体提供活动的能量,另一些则肩负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重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
B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测定酸碱度
7
.
反应
,生成的次氯酸钠(
NaClO
)可用于疫情防控。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Cl
2
表示
2
个氯原子
B
.
NaCl
由离子构成
C
.
NaClO
中氯的化合价为
—1
价
D
.
NaOH
溶液可治疗胃酸过多
8
.
手机的某些部件里含有
Mg
、
Al
、
Cu
、
Ag
等金属,将废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
.
Mg
2+
、
Al
3+
B
.
Cu
2+
、
Ag
+
C
.
Al
3+
、
Cu
2+
D
.
Mg
2+
、
Ag
+
9
.
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试剂
A
除去
CuSO
4
溶液中少量的
Na
2
SO
4
加入适量的
BaCl
2
溶液
B
提纯含有少量
NaCl
的
KNO
3
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
CO
2
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滴加
CaCl
2
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0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
不正确
的是( )
A
.
2
个碳酸根离子:
2
B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
2
Fe
3
O
4
D
.有机态氮肥尿素的化学式:
CO
(
NH
2
)
2
11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错误
的是
A
.
苏打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
.
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吸附水中杂质
C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
.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2
.
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用途比较广泛。如图中
为钛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
示意图,其中理解错误的是
A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核电荷数为
22
B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
47
C
.元素符号为
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
13
.
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
.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14
.
下列
图象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
向一定质量的
AgNO
3
溶液中滴加
NaCl
溶液
B
.
表示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C
.
表示高温煅烧石灰石
D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15
.
(多选)
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
酸钠
(NaNO
2
)
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
4
Cl
溶液可使
NaNO
2
转化为无毒物质。该
反应分
两步进行
:①NaNO
2
+NH
4
Cl=NaCl+NH
4
NO
2
②NH
4
NO
2
=N
2
↑+2H
2
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NH
4
NO
2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反应
①
为置换反应,反应
②
为分解反应
C
.利用
NH
4
Cl
溶液处理
NaNO
2
最终转化为
NaCl
、
N
2
和
H
2
O
D
.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
二
、
非选
择题
(共
30
分)
16
.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
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
(
通常状况
)
物质
吸入空气
(
体积分数
%)
呼出气体
(
体积分数
%)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①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
填
“
稳定
”
或
“
活泼
”)
,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
吸入空气的总体积
(
填
“>”“=”
或
“<”)
。
②
呼吸时消耗
O
2
产生
CO
2
,该过程
能量
(
填
“
吸收
”
或
“
释放
”
。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
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
b
a(
填
“>”“=”
或
“<”
》。
(2)“
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
”
臭氧
(O
3
)
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
①
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制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
(C1•)
,引发以下反应:
Cl
•+O
2024年河北省邯郸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