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尚贤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
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12
H
:
1
O
:
16
N
:
14
Na
:
23
Cl
:
35.5
Ca
: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
1
.下列四组物质只用水不能区分开的是
A
.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B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C
.氯化镁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D
.生石灰和氯化钠固体
2
.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
盖
灭
B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D
.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3
.下列标志不属于消防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4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生石灰
D
.氢氧化钠
5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石灰水
D
.烧碱溶液
6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7
.下图是物质
M
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
M
一定是酸的是
A
.
B
.
C
.
D
.
8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氢氧化钾
B
.铝
C
.金刚石
D
.甲烷
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
一
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一
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
1.67×10
21
个水分子
一
水分子很小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一
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10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
“
先
”
与
“
后
”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装置的气密性
B
.用托盘天平称量
10g
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
.检验溶液酸碱性时,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后滴上待测液
二、填空
11
.化学上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
A.
可燃性
B.
吸水性
C.
溶解性
D.
酸碱性
E.
腐蚀性等等(填字母代号)
(1)
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
(2)
氢气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3)
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
。
(4)
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
。
(5)
使用氢氧化钠时一般要戴上护目镜,是因为它有
。
12
.
“
水循环
”
、
“
氧循环
”
和
“
碳循环
”
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是
。
(2)
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种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①③⑥
B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D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写出丙烷(
C
3
H
8
)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13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针对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发生反应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两种物质混合,有两种可能。
①
不发生反应,仅仅是简单混合;
②
发生反应,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设计与实验一】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滴入
2
滴酚酞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又滴加
2
滴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
【解释与结论一】
(1)
如果氢氧化钠不与硫酸反应,一定是简单混合,那么溶液一定会呈现
,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未出现,说明试管内
,
即氢氧化钠
与硫酸发生反应。
【设计与实验二】乙同学受到启发。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用
pH
试纸测得试管内溶液的
pH
为
a
;然后向试管内滴加
3
滴氢氧化钠溶液
(
如图
)
,振荡,又
用
pH
试纸测得
pH
为
b
;继续向试管内滴加
3
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用
pH
试纸测得
pH
为
c
。
【设计与实验三】
(2)
继续向上述试管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
pH
大于
7
时,试管内
,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
【表达与交流】
(3)
甲、乙同学所做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解释与结论二】
(4)
三次测得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滴加,试管内溶液的
性在逐渐减弱。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
CO
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现象。为查明原因,请你参与小组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
精品解山东滕州市尚贤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