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上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检测试题

期末试卷 人教版 2024年 2023年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0   浏览:581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检测试题 第1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检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共 12 分) 1 .(本题 1 分)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粉碎矿石 B .美丽树挂的形成 C .食物腐烂 D .油水分离 2 .(本题 1 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取少量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称取氯化钠 D . 点燃酒精灯 3 .(本题 1 分)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加快铁的锈蚀)。实验 1min 后温度计读数上升, 8min 后温度计恢复到原来温度。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中、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 烧杯内水 烧杯内剩余水 246.0mL 100.0mL 51.5mL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铁锈蚀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B .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 19.7% C .打开止水夹后,导管中残留水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D .若未恢复到原来温度就打开止水夹,烧杯内剩余水大于 51.5mL 4 .(本题 1 分) “ 宏观 — 微观 — 符号 ” 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存在的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2 : 1 B .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 C .该反应前后分子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D .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 5 .(本题 1 分)氙气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照明技术上用来填充光电管、闪光灯和氙气高压灯。 氙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氙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 . 氙的原子序数 为 54 C . 氙的元素符号 为 Xe D . 氙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131.3g 6 .(本题 1 分)观察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B .此装置能降低水的硬度 C .此装置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 .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7 .(本题 1 分)大气臭氧层是地球的太阳镜,能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平流层中同 时发生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经过漫长时间形成臭氧层。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关于反应箱中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 .元素种类保持不变 C .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D .原子总数保持不变 8 .(本题 1 分)下列客观事实所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氢原子和 碳原子 属于不同种元素 —— 电子数不同 B . CO 和 CO 2 的化学性质不同 —— 分子种类不同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显著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9 .(本题 1 分)因森林覆盖而积广,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 “ 禁止吸烟 ” 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10 .(本题 1 分)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如图实验的四支试管, ①③ 中充满氧气, ②④ 中充满氮气。 下列能 燃烧的是 A . ① 中的白磷 B . ② 中的白磷 C . ③ 中的红磷 D . ④ 中的红磷 11 .(本题 1 分)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通电电解水 B .    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12 .(本题 1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水和泥沙 过滤 B 鉴别水 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C 证明某气体是否为氮气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D 区分软水、硬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科学探究题(共 5 分) 13 .(本题 5 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 “ 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 ” 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 一 :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 (1) 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小组同学做了图 1 实验,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底部有黑色物质。 (2) 结论: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上述实验可推断 出组成 蜡烛的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任务二:高低蜡烛的熄灭顺序 如图 2 所示,小组同学分别做了将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放有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图甲)和用烧杯罩住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图乙) 两个实验。 (3) 甲图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乙图上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下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 面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灭 ? 【猜想假设】猜想 1 :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在烧杯上层。 猜想 2 :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 【查阅资料】石灰水能使无 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钙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实验 1 】为了验证猜想 1 ,小 明同学 进行了图 3 实验:将浸有澄清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检测试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