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山东青青岛市局属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山东省 2023年 青岛市 格式: DOCX   26页   下载:5695   时间:2024-02-19   浏览:14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山东青青岛市局属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详解分析山东青青岛市局属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2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 .一学者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 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 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 .魏源 B .林则徐 C .葛云飞 D .陈化成 2 .马克思曾说: “ 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 材料中 “ 旧制度 ” 是指(     ) A .奴隶制度 B .封建制度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 D .资本主义制度 3 .下图是《 1838 年 -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单位:镑)统计图表》(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成为英国的工业原料产地 B .五口通商便利英国商品输 出 C .英国对华资本输出不断增加 D .中国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4 .历史学家蒋廷黻曾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些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方法;而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可以省去争执。这说明 “ 当时的人 ” (     ) A .已有契约意识 B .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C .具备法治思维 D .平等外交观念强化 5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写道: “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 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 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 这段论述中的 “ 革命 ” 爆发的标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金田起义 C .鸦片战争 D .五四运动 6 .英军随军军需官加内特 · 沃尔斯利在《 1860 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记录了关于 “ 英军战 利品的分配和法国军官们对战利品进行公开拍卖的场景 ” 。与 “ 战利品 ” 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签订《南京条约》 B .签订《天津条约》 C .火烧圆明园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7 .英法联军之役完结后不久,沙俄又以调停战争有功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 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定两国 “ 共管 ” 的中国领土划归沙俄。这段材料意在强调(     ) A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署遵循双方自愿原则 B .沙俄调停战争有功,其获取土地是应该的 C .沙俄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攫取了大量利益 D .中俄《北京条约》划定了中俄的国界 8 . 1882 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 “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 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也大抵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 ” 材料表明某运动的开展(      ) A .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9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捍卫我国新疆、台湾领土主权,做出重大贡献的分别是以下哪两位将领(     ) A .林则徐、刘铭传 B .关天培、冯子材 C .左宗棠、冯子材 D .左宗棠、刘铭传 10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 2 、 3 亿美元,此后到 1902 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 15 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 .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B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 .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11 .它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在当时列强纷纷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况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美国工商业打开中国的市场,保护美国商品和投资在中国的平等待遇,从而赢得最大的利益。材料中的 “ 它 ” 指的是(     )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 “ 门户开放 ” 政策 C .划分 “ 势力范围 ” D .各国领事裁判权 12 .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 1896 年销量达到 7000 多份,次年销量高达 12000 份, 最高时竟然达到 17000 份,出现了 “ 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 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 “ 议论明通,识解超卓 ” 。《时务报》的畅销(     ) A .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奠定舆论基础 B .宣传西方思想成为主流 C .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D .为维新变法启蒙了思想 13 . 1898 年,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革职充军新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在路过直隶省城保定时, “ 两市观者万数,咸呼曰: ‘ 看大奸臣! ’” 或有甚其词者,曰: “…… 何如杀却,岂不省事? ” 舆论纷纭异口同声。此现象说明(     ) A .变法危害 了广大百姓利益 B .总理衙门出卖了国家利益 C .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当时广大百姓痛恨变法者 14 .下图是 20 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
解释分析山东青青岛市局属初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汇集优质试题,搭建提分阶梯;海量试题库,解锁学习新纬度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