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性测试七年级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80
分)
第
Ⅰ
卷(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某
学校七
年级某班准备假期期间,组织同学探寻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的足迹。他们应该去(
)
A
.浙江
B
.陕西
C
.云南
D
.北京
2
.
“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
”
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
)
A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和烧骨
B
.史书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3
.每逢清明,海内外华夏儿女都会齐聚陕西桥山祭祀广场,寻根谒陵,祭奠始祖,表达对人文初祖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传说人物中,被尊奉为中华民族
“
人文初祖
”
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黄帝和蚩尤
C
.尧、舜
D
.炎帝和
禹
4
.如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
léi
)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
儿子克做燕地
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5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
“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6
.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确立主人身份、显示尊卑关系、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有了特殊的意义,青铜器成为
“
明贵贱、辨等列
”
的主要器物。这段话旨在描述商周时期青铜器(
)
A
.用途广泛
B
.能反映等级界限
C
.冶炼技术高超
D
.种类丰富
7
.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
佛教传入中国
D
.
西学传入中国
8
.据史书记载:
“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
。(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此记载反映了
A
.西周灭亡
B
.三家分晋
C
.诸侯争霸
D
.经济发展
9
.战国时期的秦国,本来是一个西部弱国。战国后期,秦国崛起,构成了对东方六国的威胁。其中主要原因是(
)
A
.秦国扩军备战且具好战传统
B
.各国改革中商鞅变法最彻底
C
.东方六国政治统治日益腐败
D
.东方六国坚持维护周朝礼制
10
.李克强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
秦朝时,为了让官员
“
有权不可任性
”
而设立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11
.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
“
仁义不施
”
;陆贾认为
“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
”
;柳宗元则强调
“
秦之失,在政不在制
”
。这三者
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 )
A
.政治制度改革
B
.农民起义频发
C
.统治者不行仁政
D
.社会矛盾激化
12
.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霸陵: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合葬的陵寝)的
外葬坑没有
太多的贵重物品,除了印章、陶俑之外,还有一些车马器,很少有金银器物。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汉文帝时期(
)
A
.经济凋敝
B
.豪强乱政
C
.崇尚节俭
D
.奢侈享乐
13
.
“
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
……
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
”
这说明丝绸之路
促进了(
)
A
.大一统局面形成
B
.中外文明的交流
C
.民族交融的加强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14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
.秦朝设置陇西郡
B
.丝绸之路开通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班超出使西域
15
.
2016
年
3
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
南昌海
昏侯墓墓主身份为
“
汉废帝
”
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
27
天里做了
1127
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
“
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
”
的罪名。但
刘贺墓出土
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等文物,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
A
.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
.历史研究需要注重史料互证
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
.历史记载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16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
“
史圣
”
;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
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
“
他
”
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司马迁
D
.王羲之
17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
“
变废为宝
”
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18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
解释分析山东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