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东省高考历史
模拟
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
分。
1
.
古巴比伦因借贷而发生的商业活动十分常见。借贷契约一般写在泥板上,借贷契据的订立一般需要有五到八个证人加盖印章。借贷契约必须载明抵押物。在欠款还清后,按惯例必须把泥板砸碎。据此可知古巴比伦( )
A.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
制订规则保护商业活动
C.
民间借贷加剧社会矛盾
D.
法律保护人们私有财
2
.
下表为两汉科技成就统计表。据表可知( )
领域
成就
医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数学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
农学
《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天文
《灵宪》
其它
地动仪、造纸术
A.
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竞争力
B.
科技发展根源于经济需求
C.
手工业是古代科技的核心
D.
专制体制阻碍科技的发展
3
.
《世说新语》中记载,阮籍母亲过世,好友裴楷来吊唁,阮籍
“
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
”
。这一现象可以折射出( )
A.
魏晋玄学的思想解放作用
B.
封建礼教趋向于彻底瓦解
C.
佛道兴盛超越了儒家地位
D.
魏晋名士不拘礼法的个性
4
.
东汉永平十年(
67
年),从大月氏
“
白马驮经
”
返回都城洛阳的蔡愔禀告皇帝: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燃灯拜佛。于是,崇佛的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中和寺院
“
燃灯表佛
”
。此后,元宵节燃灯的习俗逐渐由宫廷传至民间。由此可以推知,东汉( )
A.
佛教信仰已为百姓接受
B.
佛法思想居于正统地位
C.
佛教传播影响百姓生活
D.
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
5
.
公元
370
年,原来生活在亚洲的游牧民族匈奴人越过伏尔加河西迁,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374
年,匈奴人打败顿河西岸的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只好往西迁逃。
375
年,匈奴人又在德涅斯特河畔打败西哥特人、于是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南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匈奴人的西迁( )
A.
促进了中国北方的民族交融
B.
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C.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D.
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6
.
清时南京所产的绸缎,
“
北趋京师;东北并高句丽、辽、沈:西北走晋、绛,逾大河,上秦、雍、甘、凉;西抵巴蜀;西南之滇、黔;南越五岭、湖湘、豫章、两浙、七闽:溯淮、泗,道汝、洛
”
,这反映出当时( )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江南成为经济重心
C.
区域长途贸易兴盛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
“……
必须先其难者而后易者,首
2025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