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备战
2024
年中考化学模拟卷
0
4
(考试时间:
6
0
分钟
试卷满分:
10
0
分)
注意事项:
1
.本
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Ⅰ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Ⅱ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
Ⅰ
卷
(
选择题
共
42
分
)
单项选择题
:
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天和核心舱内气体中含量约为
21%
的是
(
)
A
.氮气
B
.稀有气体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湿衣服上的水蒸发
B
.天然气燃烧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
D
.将记录有机密信息的纸张粉碎
3
.下列航天员太空餐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
A
.鱼香肉丝
B
.宫保鸡丁
C
.什锦炒饭
D
.黑椒牛柳
4
.下列有关
“
水循环
”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
.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
.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
.水在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5
.下面是小
明同学
的实验报告记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用量筒量取了
7.5mL
水
B
.用
pH
试纸测得氯化钠溶液的
pH
为
7
C
.用托盘天平称取
16.75g
的食盐
D
.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0.5%
6
.下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近似
pH
,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
物质
西瓜汁
某个品牌洗发水
个旧湖水样
鸡蛋清
pH
5.3-6.2
9.5-10.5
6.5-7.5
7.6-8.0
西瓜汁
B
.某品牌洗发水
C
.个旧湖水样
D
.鸡蛋清
7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灶炒菜
天然气燃烧放热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
用厨余蔬菜
、果皮垃圾自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8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生铁、黄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B
.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
C
.可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
.石墨做润滑剂是因为质软
9
.
“
含氟牙膏
”
中的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氟属于
非金属元素
B
.氟的原子序数是
9
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9.00
D
.氟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变成氟离子
10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荷香清露坠,
柳动好风
生
——
荷香四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和
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C
.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
——
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
D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
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11
.为了减缓铁制品的锈蚀,
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
A
.洗过的菜刀直接抹油
B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D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1
2
.将一定质量的
a
、
b
、
c
、
d
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6
2
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13g
B
.
c
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
b
、
d
的质量比为
5:4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3
.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做法或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
.长期饮用优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
.胃酸分泌过少的人,可常用少量的食醋作调味品,既增进食欲,又使疾病得到治疗
C
.食用合格
“
碘盐
”
,可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D
.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14.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1
操作方法
2
A
氮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浑浊
放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B
尿素和硝酸铵
加入熟石灰,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观察颜色
C
汽油和酒精
闻气味
分别加入水中,观察是否可溶
D
羊毛和尼龙
观察颜色
灼烧闻气味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
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
6
分)
15
.
(
8
分)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现有
①
干冰
②
盐酸
③
一氧化碳
④
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
序号)。
(
1
)
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
(
2
)
常用作制冷剂的是
;
(
3
)
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海南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0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