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
3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
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下图是
“
大包干
”
塑像,若要为这座塑像配上简短的解说词,下面选项可以采用的是(
)
A
.穿越时空的红手印,中国对外开放的急先锋
B
.永不褪色的印记,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D
.
摁下
全面改革的启动键,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
.为了解决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困扰,让老人能在家门口吃到可口的热饭,郑州市积极推行老年人助餐服务,依托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托老站开设老年餐桌,为辖区的老人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郑州市推行老年人助餐服务(
)
①
保障了老年人乐享
“
舌尖上的温暖
”②
彻底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③
有利于根除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
提高了居家养老水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3
.近年来,巩义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扩大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促进幼儿园高起点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高中扩容后优质均衡发展;落实
“
双减
”
政策,减轻群众教育负担;促进德智体美劳
“
五育
”
并举,办好每所学校
……
巩义市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
A
.教育是引领巩义发展的第一动力
B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C
.发展教育是现阶段巩义市的中心工作
D
.办好巩义的事情关键在教育
4
.
2023
年
6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首次亮相,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审议之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经过调研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成熟的法案向社会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有利于(
)
①
全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
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③
畅通民意反映渠道,确保立法工作符合民意
④
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生活,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
.五年来,央视以
“
思想
+
艺术
+
技术
”
的融合创新,打造了《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系列精品文化节目,叫好又叫座,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
“
活
”
了起来。可见(
)
①
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
技术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④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
.
“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
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
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百
年而风华正茂的奥秘所在。新时代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
)
①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②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
伟大建党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7
.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
①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
弛
则国乱
②
言必信,行必果
③
苟
利国家,不求富贵
④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8
.如图漫画拟定题目,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
A
.勤俭节约,自立自强
B
.低碳生活,点滴做起
C
.美好生活,人人共享
D
.遵纪守法,依法自律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生态智慧,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为新时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下列选项蕴含生态智慧的有(
)
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②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③
竭泽而渔
焚菽
而田
④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
.各族人民要像石榴
籽
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下列选项与这一理念无关的是(
)
A
.某工厂汉族师傅指导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学习新技能
B
.某彝族山村依托自身草场优势发展畜牧业脱贫致富
C
.苗族医生坚持为本村居住的多个民族的群众免费诊疗
D
.甘肃积石山地震后各族群众纷纷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
11
.
2023
年
12
月
2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
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坚决防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
之所以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是
因为(
)
①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②“
台独
”
分
解释分析河南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