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化学试卷

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山东省 2023年 济南市 格式: DOCX   8页   下载:3472   时间:2024-03-09   浏览:26477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docx 第1页
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九年级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网红美食“脏脏包”的部分制作过程如下,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面团发酵 B.手擀面饼 C.包裹黄油 D.熔化巧克力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操作 不 正确的是(  ) A. B. C. D. A. 稀释浓硫酸 B. 量取液体 C. 过滤黄泥水 D. 测溶液pH 3.“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符的是( ) A.欢度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研制无污染农药,减轻水体污染 C.工业废气、废水任意排放 D.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焚烧处理 4.“珍爱生命,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主题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多喝果汁补充蛋白质 B.外出使用一次性餐具 C.腌制咸肉美味应多吃 D.硒虽防癌但不能摄多 5.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 。 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6.“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循环,下列用化学学科观点分析“碳、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变化观:碳、氧循环能体现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微粒观:绿色植物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如图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碘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C.碘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8.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在装有锌片和某金属X粉末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装X的试管气泡速率比装金属锌的快 X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B 5mL苯和5mL冰乙酸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 微粒间存在间隔 C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使无色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 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9.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 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之前也需要验纯 10.已知某溶液X是CuCl 2 溶液和CuSO 4 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硫酸、NaOH溶液、Ba(NO 3 ) 2 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加入试剂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A.甲是NaOH溶液 B.溶液X是CuSO 4 溶液 C.乙是稀硫酸 D.上表中蓝色沉淀是Cu(OH) 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 不 正确的是(  ) A.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 2 O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5 12.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 2 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混合气体 B 除去CaO固体中混有的CaCO 3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CaCl 2 溶液中的HCl 加入过量的CaCO 3 ,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Na 2 CO 3 溶液中的NaCl 加入过量的AgNO 3 溶液,过滤 1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0℃时,等质量的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1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H 2 SO 4 、Z
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docx
汇集优质试题,搭建提分阶梯;海量试题库,解锁学习新纬度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