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三试卷 高三历史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历史 (含参考解析)

月考试卷 2023年 新疆 乌鲁木齐市 格式: DOCX   14页   下载:2122   时间:2024-03-02   浏览:46067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历史 (含参考解析) 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历史 (含参考解析)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 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 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 分) 1.《夏小正》相传是夏朝时留存下来星象、物候以及农事等内容的历书。殷墟出土的一片带有殷历记载的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据此可知,夏商时期 A.农业生产获得一定发展 B.商周文化得到初步认同 C.天文历法成就世界领先 D.夏朝存在史实确凿无疑 2.在东汉统一战争中,每占领一个地区,光武帝都要针对奴婢问题发布诏令,恢复在战乱中沦为奴婢的人的庶人身份。这些诏令 A.打击了豪族势力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提高了小农地位 D.缩减了国家开支 3.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种类丰富。齐、燕主要用刀形钱币,韩、赵、魏三国用的货币似布,楚国用小方块的金币作为主币。这一现象 A.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B.加剧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C.造成各国经济发展失衡 D.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4.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主要受制于门阀 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5.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 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6.1864年,清政府在浙江湖州府实行垦户缴纳官租三年,垦熟后的土地八成归垦户所有,两成归政府的办法。在安徽广德州,地方当局曾派人清丈土地,将无主认领的荒地以每亩制钱600文的价格卖给“客民”为业。这些做法 A.旨在恢复战后统治秩序 B.说明清廷维护农民的利益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D.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7.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为了争取帝国主义支持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资产阶级革命派同帝国主义妥协 D.帝国主义支持辛亥革命 8.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使“中华民族”观念传遍大江南北。这一过程表明 A.维新思想推动新民族观形成 B.传统的家国观念被摒弃 C.中华民族观念深受西方影响 D.反帝斗争促进民族觉醒 9.20世纪50年代初,民主德国政府举行的莱比锡博览会是东欧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博览会之一,并有众多西欧展商和观众参加。中国积极参加这一博览会以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既和举办国政府打交道,也更加重视政府之外的民众和组织。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急需打破西方的封锁和禁运 B.确立了“走出去”的对外战略 C.工业化成就获得了世界认可 D.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0.邓小平说:“对外开放,我们还有一些人没有弄清楚,以为只是对西方开放,其实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许多文章可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这反映了对外开放的 A.全方位的特点 B.宽领域的特点 C.多层次的特点 D.国际化的特点 11.公元前340年,雅典一女子因宣称不信神灵被控犯罪,要按法律治罪,这表明古代雅典 A.法律完备 B.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C.公民信仰危机 D.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12.对于西方历史上某一个“全才”涌现的时期,有学者说“从人文主义者本身来说,他(将人文主义者共性假拟的抽象人格)是不能不具备多方面的造诣的,因为事实上,他的学问不仅用于研究古代经典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据此推断,这些“全才”最可能是(     ) A.宗教改革的主要发起者 B.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C.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D.古代雅典的“智者” 13.17世纪,一系列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诸如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独立的所有权,人们也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与安全性。这表明 A.经济发展引发了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B.市场经济促进产权意识与法治建设 C.人文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 D.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革新 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科学文化与宗教神学相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夺取天主教会的领导权,使政、教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宗教。材料最能反映 A.科学与神学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B.社会转型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C.两场运动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 D.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15.1914年,德军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