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语文上

第14课 背影(学生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部编版 2023年 2022年 格式: DOCX   9页   下载:0   时间:2025-03-02   浏览: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第14课 背影(学生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第1页
剩余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第 14 课 背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深情,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有用信息,理清行文思路,概括事件。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记叙性散文 概念及特点 以记叙 人物 、 事件 、 景物 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性散文。其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景物描写中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根据该类散文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 记事散文 和 写人散文 。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 事件发展 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在叙事中倾注真挚的感情是记事散文叙事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写人的散文,全篇以 人物刻画 为中心。它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微点拨】 游记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中还包括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等,都在记游范围。 知识点02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 、 诗人 、 学者 、 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 《踪迹》 、散文集 《背影》 《 欧游杂记 》《你我》《伦敦杂记》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 朱自清全集 》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本文是一篇回忆之作,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其父朱鸿钧被解职,生活困顿。得知祖母去世,朱自清从北京赶赴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 浦口 火车站惜别,课文中所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3、文题解读 “ 背影 ”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以 “ 背影 ” 为题,既表明了 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印象之深 ,又 为抒写父爱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 。题目简洁概括,直观醒目。 4、主旨点睛 本文以 “ 背影 ” 为线索,追忆了作者与父亲在车站惜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 的 父亲 形象 ,表现 了 父亲对儿子真挚深沉的爱 ,抒发了作者 对父亲的深切思念 。 【即学即练 1 】 本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以 记事 为主,以 背影 为线索。 知识点03 内容安排 1 、 文章第2、3段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交
第14课 背影(学生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