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语文】辽宁省葫芦岛市2025届高三一模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1   时间:2025-05-28   浏览:1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辽宁省葫芦岛市2025届高三一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辽宁省葫芦岛市2025届高三一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辽宁省葫芦岛市 2025 届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货币价值理论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理论——单旗的 “ 子母相权论 ” ,这一理论涉及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比较和不同金属货币之间价值关系的探讨。墨家的 “ 刀籴相为价论 ” 明确将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视为反比关系。而《管子》的 “ 轻重理论 ” 正是以货币价值理论为中心,从 “ 物多则贱,寡则贵 ” 的 “ 数量价值论 ” 出发,引申出朴素的货币数量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 “ 子母 ” “ 轻重 ” 等专有概念,还是 “ 先王制币 ” 货币起源论和货币金属主义与货币名目主义本质论,抑或是 “ 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 ” 的管理通货传统,均为后来货币价值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唐大一统王朝围绕统一造币权、中唐围绕两税法与 “ 钱荒 ” 的货币争论,确立了货币国定论和货币数量论的古代正统地位,促进了两大价值理论的交融发展。汉代思想家贾谊、贾山、晁错等认为货币 “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 亡用器 ” ,之所以具有价值,乃 “ 上用之故 ” ,奠定了货币国定论的基调。陆贽提出了 “ 物贱由乎钱少,少则重 …… 物贵由乎钱多,多则轻 ” 的典型货币数量论。刘秩从货币需求角度出发,将货币价值与人口数量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货币数量论。白居易等明确将货币流通数量及其价值与国家财政收支联系在一起。这一时期,货币金属主义也得到显著发展,形成了南齐孔觊隐含货币生产费用价值的 “ 不惜铜爱工论 ” 。 北宋 “ 交子 ” 的诞生,南宋 “ 会子 ” 、金朝 “ 交钞 ” 等纸币的流通,及在钱钞并行过程中出现的纸币贬值情况,使得纸币价值开始成为货币讨论的中心问题,进而在过去历朝货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推动了各种纸币价值理论的产生。货币数量论被应用于纸币,产生了宋孝宗 “ 少则重,多则轻 ” 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依靠钱币、商品、有价证券和税收等收兑流通中的纸币以调控纸币价值的 “ 称提理论 ” 。货币数量论在应用中得到拓展,不仅在货币需求方面被辛弃疾与纸币流通区域的大小联系起来,而且在货币供给方面由沈括提出了 “ 货币流通速度 ” 思想。货币流通和循环理论分析得到显著发展,形成了货币的价值来源于流通的 “ 职能价值论 ” ,以及作为货币循环中心的政府财政收支失衡影响货币价值的 “ 货币财政论 ” 。辛弃疾等人提出的 “ 税收驱动货币
【语文】辽宁省葫芦岛市2025届高三一模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