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
年度八
年级
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
20
小题,
40
分
)
1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
.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
.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2
.古今中外无数史实告诉我们,合则同赢,斗则同输。下列历史人物中,为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作出
不可磨灭的贡献的是
(
)
A
.李宗仁
B
.彭德怀
C
.张学良
D
.邓小平
3
.
“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
所指
A
.日本对东北三省殖民统治
B
.日本占领华南地区
C
.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
D
.日本制造南京惨案
4
.它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个
⽣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
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5
.为了团结抗战,
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他此行取得的成果是(
)
A
.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
B
.谴责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
C
.孤立蒋介石,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抗日
D
.联
蒋
抗日,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6
.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7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
“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这个命令发布于
A
.九一八事变时
B
.双十二事变时
C
.七七事变时
D
.八一三事变时
8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9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
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
万亡灵的冤魂,我
以赤诚之心刻下这民族苦难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
这是在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
)
A
.百团大战纪念馆
B
.淮海战役纪念馆
C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
.淞沪会战纪念馆
10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道:
“1940
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
太
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
……”
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
A
.卢沟桥之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11
.台湾摆脱日本奴役,回到祖国怀抱,是在哪次战争胜利以后(
)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大捷
C
.抗日战争
D
.台儿庄战役
12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重庆谈判
B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
.
“
双十协定
”
的签署
D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3
.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道:
“
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儿头发值得!
”
。这三个胜仗不包括(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武汉会战
14
.
1949
年春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时
.
毛泽东对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原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说:
“
北平和平解放,宜生兄功不可没
”
。这里的宜生是谁
A
.
李泉仁
B
.张学良
C
.佟麟阁
D
.傅作义
15
.毛泽东所作的诗句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描述的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6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经历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一战役?(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7
.小明自主学习了
“
科举制的演变
”
这一专题,他的学习笔记中错误的是
A
.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
.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
.新文化运动后废除
18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
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
.太平天国北伐
B
.国民革命军北伐
C
.建立根据地
D
.红军长征
19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
)
A
.北平
B
.上海
C
.南京
D
.延安
20
.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
:
“
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
战尚休
。
“
据此推断此诗作于
A
.武昌起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二、列举题
(
8
小题,
16
分
)
21
.于
1915
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 )
22
.提出
“
实业救国
”
的近代状元实业家是
——( )
23
.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此战役的指挥者是
——( )
24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25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26
.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
黑龙江佳木斯市富锦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