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市校
2025
届高中毕业班
3
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75
分钟,总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
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商人多以鸮为尊崇对象,其形象多见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墓葬,在殷墟妇好墓中,鸮形尊造型气势威严;而周代则尊崇凤凰,周代青铜器上凤凰纹饰造型极为常见,《诗经》等典籍描绘 凤凰寓意吉祥,象征道德与和平。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审美观念的世俗化
B
.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
.区域文化交流增强
D
.文化信仰体系的变革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崇尚鸮,可能与军事力量或神秘信仰相关(如鸮被视为战神或通灵媒介);周代转而尊崇凤凰,凤凰在《诗经》中被赋予吉祥、道德、和平的寓意,反映了周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这种从“神权至上“到“德治礼序”的转变,正是社会主流思想(从商代重鬼神到周代重伦理)演变的直接体现,
B
项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如鸮形尊、凤凰纹)主要用于礼器,其功能与宗教、政治象征紧密相关,而非日常审美需求,鸮与凤凰的演变更多体现意识形态的变化,而非审美向世俗化的转向,排除
A
项;材料中鸮与凤凰的崇拜变化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商、周核心区),未涉及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如中原与周边族群互动),排除
C
项;商周信仰体系实质上是没有发生根本性断裂,周代在继承商代“天命观”的基础上,将“德”作为天命转移的核心依据,属于信仰体系的调整而非彻底颠覆,而且鸮与凤凰的象征意义变化,更多是社会思想层面的革新,而非信仰体系的整体变革,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如图为汉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数量升降比较。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A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
.地方教育水平决定文学成就
C
.政治中心的重大调整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文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