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语文】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格式: DOCX   17页   下载:2   时间:2025-06-26   浏览:7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5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 2025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或者说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国好多的社会问题都是来源于还在深化的城乡二元结构。老一代学者对于社会发展亦有这样的人文主张——上个世纪 20 年代前后,曾有大批知识分子、文化人深入到乡村里开展实地研究,也试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的问题——从贫穷的穷民教育开始。 全球化的过程中,全世界都表现出了一种乡村城市化的现象,然而未来社会发展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所有的人都要到大城市里去,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讲过 “ 未来的城市无底、无形、无边 ” 这样一句话,说到底,城市化就是传播一种城市生活方式,传播一种现代文明,关怀乡村就是让乡村人活得有价值。 当下,一边是中国的城镇化高速发展,一边是传统农村深陷在旧文化的泥潭中。如果全国百分之十的村落是空心村的话,那么我们实际面临的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是一个巨大的任务和问题。从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来看,乡村文化重构的步伐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梯度发展的国家,区域发展是多样化的、多类型的,用一种方法、一种政策、一种理念解决不了所有乡村的问题。在全球城市化的发展中,我们重新看到了城乡在空间上的地理差别和变革,看到了城市空间再生产的理论与变迁,看到了发达国家城乡之间的差别发生了质变: “ 即便是一个人住在森林里、一个家庭住在农村并经营农业,但他们也不是农民 ” ;即使住在乡村、住在很小的城镇里面,也是 “ 城市人 ” 。因为他们享受的是城市文明,他们以特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践着市民社会的生活体系。 从另一个方面说,能否把乡村的文化保护好,这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关注乡愁的关键所在。我们强调重构乡村文化,不能单纯地由农民来重构,一定是社会文化精英来引导农民重构。文化重构,主要是找那些优秀的空间、优秀的地域精神,找那些值得传承的集体记忆来进行重构。其本质就是让农民市民化,让他们受教育、有价值取向和集体良知,费孝通当年讲 “ 在底层形成文化自觉、形成乡村的文化自觉 ” ,而现在我们提出从乡村文化自觉到城市文化自觉,则是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让农民变成市民是城市化的根本目的之一,但这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定是一个漫长的教育和习得的过程。 文化
【语文】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