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秋季九
年级上学期
考试
化学
试卷
考试时间
50
分钟,满分
75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O
—
16 N
—
14 S
—
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4
分)
温馨提示: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将答案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大题
8
个小题,每题
3
分
,
共
2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
滴水成冰
B
.木已成舟
C
.
聚沙成塔
D
.
百炼成钢
2.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
C
7
H
14
O
3
N
2
)具有降低血压
、
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茶氨酸
分子由
7
个碳原子、
14
个氢原子、
3
个氧原子和
2
个氮原子构成
B.
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
C.
茶氨酸中含有
N
2
分子
D.
茶氨酸由
C
、
H
、
O
、
N
四种元素组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做燃料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C.
有晶体存在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5.
如
右
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
U
型管中的液面
左高右低
,该物质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固体
C
.
硝酸铵
固体
D
.氧化钙固体
6.
下列各图中
“○”
和
“●”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
单质
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
7.
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FeTiOx
,
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
+3
价。则
x
为
(
)
A
.
2 B
.
3
C
.
4
D
.
6
8.
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
A B
C D
A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D
.
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
NaCl
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
)与时间(
t
)的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1
分)
二、填空题(本题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
1.
(
6
分)用化学用语完成下面问题:
(
1
)五氧化二磷分子中的原子
;
(
2
)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
;
(
3
)标出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
4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这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5
)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
6
)硝酸钠中的阴离子
__________
;
2.
(
4
分)下列
物质:
①硝酸铵
、
②氦
气、
③液态
空气、
④冰水共存体
、
⑤
纯净的矿泉水、
⑥双氧水溶液
、
⑦
液
氢
、
⑧水银
、
⑨镁粉
、
⑩五氧化二磷。
请
用序号填空:
(
1
)属于单质的是
。
(
2
)属于化合物的是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
3
)属于混合物的是
。
3.
(
5
分)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
1
)
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
.不得呈现异色
b
.不得有异味
c
.应澄清透明
d
.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其中
“
c
指标
”
可以通过
操作达到。
(
2
)
生活中可以采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3
)
水的用途广泛,许多化学实验中用到水,请你列举一例:
。
(
4
)
下列
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
的是
(
填序号
)
①
硫酸铜
②
汽油
③
细沙
④
蔗糖
4.
(
5
分)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
、
B
、
C
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__
,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
。
(2)A
、
B
、
C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__
。
(3)A
和
B
两种粒子的
______________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
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
________(
填
“
分子
”
、
“
原子
”
或
“
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