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
中练习
高三物理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
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形成的电子流
C.
升高温度可以减小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β
射线比α
射线的穿透能力弱
2. 如图所示,光束
a
射入玻璃三棱镜、出射光为
b
、
c
两束单色光。比较
b
、
c
两束光,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玻璃对光束
b
的折射率较大
B.
光束
b
的频率更高
C.
光束
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D.
经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光束
b
的干涉条
纹间距较小
3.“拔火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手段。操作时,医生用点燃的酒精棉球加热一个小罐内
的空气,随后迅速把小罐倒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冷却后小罐便紧贴在皮肤上,如图所示。
小罐倒扣在身体上后,在罐中气体逐渐冷却的过程中,罐中气体质量和体积
均可视为不变。
若罐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罐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B.
罐中气体的内能不变
C.
罐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D.
罐中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不变
4. 如图所示,某人站上向右上行的智能电动扶梯,他随扶梯先加速,再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
人与扶梯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扶梯加速运动阶段,人处于超重状态
B. 扶梯加速运动阶段,人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 扶梯匀速运动阶段,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 扶梯匀速运动阶段,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高三年级(物理)
第1页(共8页)
5.
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1所示,以该时刻为计时零点,
x=2m
处质点
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传播速度
v=0.1m/s
B.
波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C.t=0
时
,
x
=3m
处的质点加速度为
0
D.t=0.2s
时
,
x
=3m
处的质点位于
y=10cm
处
图1
图2
6.
在空间站中,宇航员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科学家设想建造
一种环
形空间站,如图所示。圆环形旋转舱绕中心匀速旋转,宇航员站
在旋转舱内的侧壁上,可以
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宇航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可以站在旋转舱内靠近旋转中心的侧壁上
B.
以地心为参考系,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C.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应越小
D.
宇航员的质量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应越小
7. 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规定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让分子甲不动,分子乙从无穷远处逐渐靠近
分子甲。它们的分子势能
E,
随分子间距离
r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
示。分子乙从无穷远到
r;的过
程中,仅考虑甲、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力始终表现为引力
B. 分子力先变大后一直减小
C.
分子力对乙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分子乙的动能先变小后变大
8.
图1是某燃气灶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
压转换为图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并加
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₁
、
n₂
。
当变压器副线
圈电压的
瞬时值大于5000
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取√
Z=1.4,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5
V
B.
C.
D.
将钢针替换为钢球,更容易引发电火花
9. 如图所示,真空区域内有宽度为d、
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N、
PQ
是磁场的边界。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沿着与
MN
夹
角θ
为30°的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磁场中,粒子
恰好未能从
PQ
边界射出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可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B.
可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C.
若仅减小射入速度,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变短
D.
若仅增大磁感应强度,则粒子在磁场
中运动的时间一定变短
10. 如图所示,在范围足够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v
从M
点竖直向上抛出,在小球从
M
点运动至与抛出点等高的位置
N
点(图中未画出)的过程中,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B.
小球在
M
点和
N
点的动能相等
C. 小球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水平方向位移相同
D. 小球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11. 如图所示,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绳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B
球的
质量是
A球的3倍。用手托住B 球,使轻绳拉紧,A
球静止于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定滑轮的质量
及轮与轴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由静止释放B
球,到B 球
落地前的过程中,下
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物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