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2
月期末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a
:
40
C
:
12
O
:
16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共计
10
分
)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火药爆炸
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在化学实验中能用于加热的是
A
.量筒
B
.试管
C
.滴瓶
D
.漏斗
4
.我国力争在
2030
年前
实现碳达峰
、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里的
“
碳
”
指的是
A
.
B
.
CO
C
.
D
.
5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空气、氧气
B
.氧化物:氧化镁、一氧化碳
C
.化合物:澄清的石灰水、双氧水
D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干冰
6
.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正确的是
A
.
物质观:
“XX”
矿泉水,纯天然、无污染、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元素观: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不同
C
.变化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
.守恒观:
12g
碳和
12g
氧气反应,一定生成
24g
二氧化碳
7
.
“
宏观
一
微观
一
符号
”
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甲酸(
HCOOH
)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从微观构成看:三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
D
.
从表示
方法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推理是
科学学习
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
9
.在某些实验中关注
“
气泡
”
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除去铁粉中含有的少量镁粉: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为止
B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C
.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其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
D
.排水法收集氧气:当
导管口刚有
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
10
.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CO
(
CO
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MnO
2
(
KCl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固体(
CaCO
3
)
高温煅烧
D
FeCl
2
溶液(
CuCl
2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1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以下词语:
①
清洁能源
—
氢气;
②
生命之源
—
水:
③
离子钙,吸收快。请从
H
、
Ca
、
O
、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符号,书写化学用语:
(1)①
中的
“
氢气
”
:
(2)②
中的
“
水
”
;
(3)③
中的
“
离子
”
。
12
.生活处处有化学,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
“
锅碗瓢盆
”
和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
铁锅用生铁铸造而成,生铁属于
材料;
(2)
为了健康,国家
卫健委推广
选购和食用碘盐、锌盐、钙盐、硒盐等。这些食盐中含的
“
碘、锌、钙、硒
”
等是指
(
选填
“
原子
”
、
“
离子
”
或
“
元素
”)
;
(3)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
“
双吸粉
”
,用来同时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请判断下列具有
双吸功能
的物质是
(
填序号
)
;
①
碳粉
②
铁粉
③
生石灰
④
氯化钙
(4)
打开盛装食醋的瓶子,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因为
。
13
.小
明同学
收集到一瓶浑浊的山泉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操作
①
的名称是
;
(2)
在进行操作
①
时,小明发现所用的时间比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填字母
)
;
A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
.搅拌浑浊后未静
置直接
倒入漏斗
C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D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
操作
②
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三、简答题
(
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12
分
)
14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如下三个对比实
验
(
如图
)
:
(1)
实验
1
观察到木条可以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
实验
2
在玻璃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实验
3
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
。
A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B
.在空气中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才能燃烧
C
.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在小木条的周围有充足的氧气
15
.
2023
年
5
月
28
日,国产大飞机
C919
迎来商业首飞,铝锂
解释分析吉林四平市双辽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