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
道德与法治试题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遗产良渚遗址、主火炬塔“钱江涌潮”、古今交汇的运河古桥、精心雕琢的“花中四君子”屏风、梅兰竹菊“团扇”地屏、承载着琴棋书画、诗词酒茶的叶叶扁舟……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③吸收外来、洋为中用
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随着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通过评审,截至2023年9月,我国共有57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有助于(
)
①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③融合不同类型文化资源
④凝结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市博物馆创新展馆的展陈方式,以数字化立体三维的形式呈现古代书画作品真迹,让 观众跟随画面镜头,沉浸式欣赏中国优秀的书画艺术.这启示我们要(
)
①创新展陈方式,让文化穿越时空焕发出活力
②增强文化自信,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文化
③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重视文化创意,全面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下图体现的是(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5.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要用好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当代中国精神集中体现
③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是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六十周年。雷锋热爱党、热爱国家;服务人民、助人为乐;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他的精神(
)
①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②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③是时代精神核心的集中体现
④贯穿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地积极开展“微心愿”活动,陪老人聊天、给老人理发、帮助照看孩子…随着“微心愿”一个个实现,“你有困难我来帮”深入人心。“微心愿”活动,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敬业
②和谐
③友善
④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说明(
)
①基本养老服务是当前的工作中心
②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口问题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我们要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应该(
)
①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品
②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交车
③顺其自然,维持环境现状
④讲究卫生,多用一次性餐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从日常制冷采暖到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
⋯⋯
建筑业是诸多行业中的能耗“大户”。我国《“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从我国资源国情分析,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是因为(
)
A.我国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B.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C.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民生之患
D.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1.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村里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②
小厦提醒家人用完电脑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
自觉践行低碳生活
③
小福打“12345”的热线举报造纸厂违规排污
坚持绿色惠民富国
④
小泉和爸爸妈妈常年坚持一水多用的生活习惯
勤俭节约减少浪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巍巍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保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施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有助于(
)
①落实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②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③全面根除生态失衡问题
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让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这说明我国(
)
A.始终抓住环境保护这个关键抉择不动摇
B.现阶段,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C.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D.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