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实验中学
2024
年高三下学期阶段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
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
~
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把
A
、
B
两相同小球在离地面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
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落地时速度相同
B
.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2
.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释放的气球是充有氦气的可降解气球。释放前工作人员用容积为
30L
、压强为
的
氦
气罐给气球
充气(充气过程温度不变),要求充气后气球体积为
5L
、压强为
:
气球释放后飘向高空,当气球体积膨胀到
8L
时就会爆裂落回地面。已知高度每升高
1000m
,大气温度下降
6
℃
,高度每升高
1m
,大气压减小
11Pa
,庆祝现场地面空气温度为
27
℃,
大气压为
,
不计充气过程的漏气和气球内原有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一个氦气罐可以充出
600
个符合要求的气球
B
.当气球发生爆裂时,气球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3846m
C
.用
氨气罐给气球
充气过程中,氦气放出热量
D
.要降低气球发生爆裂时的高度,在地面充气时可使充气后的气球体积适当减小
3
.如图所示,甲图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乙图为
a
、
b
、
c
三种光照射下得到的三条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丙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丁图给出了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
金属
W
/
eV
纳
2.29
5.33
钾
2
.
25
5.44
铷
2.13
5.15
A
.若
b
光为绿光,
c
光不可能是紫光
B
.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
C
.若用能量为
0.66eV
的光子照射某一个处于
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产生
6
种不同频率的光
D
.若用能使金属
铷
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直接照射处于
激发态的氢原子,可以使该氢原子电离
4
.如图所示的位移
—
时间(
)
图象
和速度
—
时间(
)
图象
中,给出四条曲线
1
、
2
、
3
、
4
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
1
表示物体
做曲
线运动
B
.
图象
中
时刻
1
的速度大于
2
的速度.
C
.
图象
中
0
至
时间内
3
和
4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
图象
中,
时刻都表示
2
、
4
开始反向运动
5
.
P
、
Q
两波源分别位于
x
轴
和
10m
处,产生的两列简
谐
横波分别沿
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振幅分别为
15cm
和
30cm
。
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起振,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在
x
轴
和
4m
处的两质点刚要开始振动。质点
M
、
N
的平衡位置分别为坐标原点和
处,则
(
)
A
.两波源的起振方向均沿
y
轴负方向
B
.两列简
谐
横波的波速均为
4m/s
C
.
0
~
5s
内质点
N
运动的路程为
30cm
D
.
0
~
10s
内质点
M
运动的路程为
4.5m
6
.如图所示,
某创新
实验小组制作了一个半径为
12cm
的圆环,将
3
个相同的轻弹簧一端等间距地连接在圆环上的
A
、
B
、
C
三点,另外一端连接于同一点,结点恰好在圆心
O
处。将圆环水平放置,在结点
O
处悬挂一瓶矿泉水,缓慢释放直至平衡时测得结点下降了
5cm
。已知轻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9cm
,矿泉水的重力为
6N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
390N/m
B
.
130N/m
C
.
3.90N/m
D
.
1.30N/m
7
.如图所示,传送带以
10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侧的传送带长都是
16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37°
。现有两个煤块
A
、
B
(可视为质点)从传送带顶端同时由静止滑下,已知煤块
A
、
B
的质量均为
1kg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0.5
,取重力加速度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块
A
先做
匀
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
.煤块
A
比
B
早到达底端
3s
C
.煤块
A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
5m
D
.煤块
A
、
B
到达传送带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8
.
2024
年
1
月
11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
“
快舟一号
”
甲运载火箭,成功将
“
天行一号
”
02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天行一号
”
02
星的定位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境,椭圆轨道
1
为变轨的轨道,圆形轨道
2
为正常运行的轨道,两轨道相切于
P
点,
Q
点在地面附近,是轨道
1
的近地点,若不考虑大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
1
上
P
点的加速度小于卫星在轨道
2
上
P
点的加速度
B
.卫星在轨道
1
上的
P
点需要加速进入轨道
2
C
.卫星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时的速度大于其经过
P
点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
1
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
2
上运行的周期
9
.中国象棋的棋盘呈长方形,由九条竖线和十条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物理(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