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
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请在下列填涂区将将符合题意答案序号涂黑)
1
.
物理学习让一个中学生具备了一般识别估测能力,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数据,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dm
B
.
使人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
37℃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
D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km/s
2
.
如图所示的吉他是一种弦乐器.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粗细的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声速
3
.
联合收割机正将收割的稻谷放入拖拉机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对两幅
图解释
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运动的
B
.
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C
.
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D
.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肯定不同
4
.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
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下列对古诗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
吸热
B
.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
.
“
日落乌啼霜满天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
.
“
斜月沉沉藏海雾
”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铜的密度是
8.9×10
3
kg/m
3
,表示
1m
3
铜的质量为
8.9×10
3
kg
C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6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
“
看到未点亮灯泡
”
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
.据专家介绍,
12
至
18
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
(1)
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
(2)
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A
.甲和
丙
B
.甲和
丁
C
.乙和
丙
D
.乙和
丁
8
.购物支付已进入
“
刷脸
”
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
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
.
“
刷脸
”
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
.
“
刷脸
”
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
12
分)
9
.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
气态碘又发生
了
(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
(露、冰、霜)的形成与这
一物态变化相同.
10
.如图所示为无线投影仪,投影仪投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幕布上发生
(选填
“
漫
”
或
“
镜面
”
)反射,使全家人能在不同位置共同观赏。该反射
(选填
“
遵守
”
或
“
不遵守
”
)光的反射定律。
11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
4m
高处飞过,湖水深
2
米,小鸟在湖面的
“
倒影
”
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
“
倒影
”
距小鸟
m
。小鸟看到的水中鱼是鱼的
像(填
“
实
”
或
“
虚
”
)。
12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透镜。载物片在物镜的
(选填
“
二倍焦距以外
”
、
“
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
或
“
一倍焦距以内
”
),它的目镜的成像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
(选填
“
照相机
”
、
“
投影仪
”
或
“
放大镜
”
)成像性质相同。
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4
分)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已画出。请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14
.如图所示,
F
点既是凸透镜
A
的焦点,也是凹透镜
B
的焦点,请将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5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的实验装置,图中
A
、
B
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
1
)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
2
)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
A
,将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
3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
B
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填
“
能
”
或
“
不能
”
)承
接到蜡烛
A
的像;
(
4
)小明把蜡烛
A
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
A
的像的大小
(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
5
)实
湖北孝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