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2023年 陕西省 西安市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2718   时间:2024-02-01   浏览:496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1页
详解分析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 ( 本部分共 20 道试题,每题 3 分,计 60 分。 ) 1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一位喜欢看连环画的同学收集了以下老版连环画,这些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元里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武昌起义胜利 3 .如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前期的有识之士的探索历程, ① 处应填(     ) 主要内容 代表言论 ①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政治制度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思想文化 科学与人权并重 A .军事技术 B .文学艺术 C .科学理念 D .民主共和 4 .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19 世纪末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呼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A .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维新变法运动 C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5 .如图《 “China” 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6 .对下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 .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D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下而是 20 世纪初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 “ 实业救国 " 思想开始出现 C .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D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8 .某学者指出 :“ 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 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是 A .自强求富 B .变法维新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9 .小明同学在整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单元资料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 1913 年 3 月 20 日 被害人 宋教仁 经过 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 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 .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 .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 .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 .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10 .图中的《青年杂志》创办于 1915 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的文章,这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 .改变了五四运动的中心 B .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C .促进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D .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思想武器 11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 “ 中华民国八年 ……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 。 “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 ” 主要是指(     ) A .三大战役 —— 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 B .红军长征 -- 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C .中共成立 —— 开天辟地的 “ 红船精神 ” D .五四运动 -- 毫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12 .仔细观察下表,毛泽东的主要履历折射出(     ) 毛泽东主要履历表 (1924-1926) 1924 年 2 月,任国民党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 1925 年 10 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 年 11 月,创办国民党中决农民运动讲习所 A .维新变法推动思想解放 B .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C .一二 · 九运动拯救民族危亡 D .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13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历史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南昌起义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八七会议 —— 确立了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的建党建军原则 D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14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构所在地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变迁顺序是(     ) A .上海 → 瑞金 → 延安 → 西柏坡 → 北京 B .北京 → 上海 → 瑞金 → 西柏坡 → 延安 C .上海 → 延安 → 瑞金 → 西柏坡 → 北京 D .北京 → 上海 → 延安 → 西柏坡 → 瑞金 15 . 1935 年 10 月,中共中央代表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时指出: “ 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 …… 目前, 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 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 .取得了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B .开始着手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 .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 D .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必
解释分析陕西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