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
精品
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 反应热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
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及其测定,掌握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能根据实验中测定并记录的数据计算反应热。
2.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构建模型,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含义,能够进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知识回顾】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小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
3.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CO
2
+C
2CO为吸热反应)
③
酸碱中和反应;
④
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
⑤
缓慢的氧化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Ba(OH)
2
·8H
2
O与NH
4
Cl反应;
③
以C、CO、H
2
为还原剂一些高温反应:CO
2
+C
2CO ;C+H
2
O
CO+H
2
④
盐类的水解
【新知学习】
一.反应热及其测定
1.反应热
(1)体系与环境——以盐酸与NaOH溶液之间为例
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如试管、空气等。
体系:包括
盐酸
、
NaOH溶液
、
发生的反应
。
(2)体系与环境的热量交换——反应热
热量: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
交换或传递
的能量。
反应热:在
等温
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点拨】反应热概念中的“等温条件”是指化学反应发生后,使反应后体系的温度恢复到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即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
相等
。
2.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反应热。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
往小烧杯中加入50 mL 0.50 mol/L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
②
用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③
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并用
环
1.1.1 反应热 焓变(精品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