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
2023-2024
学年
七年级
上学期
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
48
分)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
.(
2
分)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 )
①
可以为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
是重塑完美无缺自我的时代
③
有不断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④
见证从少年到青年生命进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
2
分)下列选项中与如图寓意最一致的是( )
A
.自信的人能够正确对待失败
B
.对他人的建议应该平静地接受
C
.梦想能不断激发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D
.如果成功有秘诀,那一定离不开坚持
3
.(
2
分)“为解一道题,我中午没休息,饭都没顾上吃,在解出题目的一刹那,我感到很畅快。”这一过程表达的感觉是( )
A
.学习压力抑制兴趣
B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C
.学习打乱生活规律
D
.学习需要科学方法
4
.(
2
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强调了学习需要( )
A
.掌握适切、科学的方法
B
.坚持终身都要学习观点
C
.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D
.保持自觉、主动的态度
5
.(
2
分)下列名言警句解读正确的是( )
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②
吾日三省吾身——一天反省三次,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
④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接纳、认可他人对自己的一切评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6
.(
2
分)“对自己最好的致敬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可取的做法是( )
①
坚持己见,不与他人比较
②
接纳欣赏自己,增强生命力量
③
扬长避短,勇于改正错误
④
客观接受他人评价,
自信自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7
.(
2
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句话体现的友谊特质是( )
A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
.友谊是平等、双向的
C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8
.(
2
分)作为小刚的好朋友,小明应该( )
小刚,你一直闷闷不乐,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小明,你不要问了,我不想说。
A
.不加分辨,替他决定
B
.尊重对方,把握分寸
C
.劝其坦诚,毫无保留
D
.埋怨生气,断然绝交
9
.(
2
分)仔细观察如图漫画,漫画作品反映了( )
A
.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B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C
.互联网开启了通往整个世界的一个窗口
D
.网络是可以畅所欲言、毫无约束的地方
10
.(
2
分)网上交友,要避免微信变成“危信”。正确的做法是( )
①
增强自我保护和自律意识
②
对于网上交友要慎重选择
③
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
远离网络,健康文明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1
.(
2
分)“
数学课上,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微小说手稿被老师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对老师的批评( )
①
批评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
②
批评能帮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
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
④
批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有益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2
.(
2
分)亦师亦友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下列场景符合这一关系的是( )
①
师生共建班级群
②
师生在一起打球
③
学生拒与老师交往
④
老师倾听学生发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3
.(
2
分)“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被解读为“常
回家看看”,并写入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体现了在中国人的心中( )
①
家是青少年身心的暂时寄居之所
②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
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
.(
2
分)“当被家长误解时,我只想沉默,不愿意解释,你的建议是( )
①
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误会,需要主动沟通
②
青春期的闭锁心理是正常的,要学会独处
③
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要在质疑中成长
④
与父母相处时,需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5
.(
2
分)“我跟奶奶学做菜,奶奶跟我学点餐。”给这一场景起个主题是( )
A
.孝亲敬长,做到顺从长辈
B
.相互学习,建设和谐家庭
C
.热爱劳动,学会自立自强
D
.打破代沟,消除年龄差距
16
.(
2
分)科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指纹因人而异,可以用于标记个人身份。这启示我们( )
A
.生命不平等
B
.生命具有社会性
C
.生命皆短暂
D
.生命具有独特性
17
.(
2
分)下列观点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A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生命是短暂的
B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决不能复返——生命是可逆的
C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现理想,要注重从生活点滴积累
D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独一无二
18
.(
2
分)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仅
4
分钟。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