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
2025
届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
AI
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发展,
“
新型城市
”
概念也随之产生,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以及目前的最新的数字孪生城市。
数字城市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信息技术,对城市中的人文信息、环境资源、地理信息等各类城市信息进行数字化表达,构建城市数字虚拟服务平台和信息数据库等。数字城市的实质是将现实城市进行数字化存储,主要用于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智慧城市是由国际商业公司巨头
IBM
在
2008
年提出的新理念,并在
2009
年美国总统与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正式提出,其是
“
智慧地球
”
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中涉及的技术较为广泛和综合,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数字城市:物联网将城市连接互通,实时采集并传输城市信息到云端信息平台,云端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所接收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控制以及反馈;同时
AI
智能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规则分析和知识挖掘,形象化现实城市的运行情况,并可在各个领域形成特殊的应用场景,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服务等。
“
数字孪生城市
”
的概念最早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其概念的详细描述则是在
2018
年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上首次出现。数字孪生又称数字
“
双胞胎
”
,其中一
“
胎
”
是指真实世界中的物理实体,而另外一
“
胎
”
则是虚拟世界中映射的数字模型。如真实世界中的车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孪生驾驶器就是数字孪生关系。同理,城市数字孪生就是将实际世界中的一座城市在虚拟时间中使用数字模型表现出来。李德仁院士指出,数字孪生城市是将实际世界中的人、实物、各类事件以及城市的水、电、气、暖等生活要素进行相应数字化,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构建数字化网络,在网络中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
“
虚拟城市
”
,两者之间可以交互与反馈,实现共融共生。
各类新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进阶的过程。李德仁院士高度总结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孪生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数字城市是基础,智慧城市是中间过渡类型,而数字孪生城市是目标。
(摘编自孙飞龙、常
【语文】河北省2025届高三模拟预测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