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地理下

河南郑州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月考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3年 河南省 郑州市 格式: DOCX   10页   下载:6285   时间:2024-03-03   浏览:31120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河南郑州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河南郑州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2—2023学年(下)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开学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7月23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在经历了地火转移、火星捕获和火星停泊阶段后,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表1示意火星与地球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完成1~2题。 表1 与太阳的距离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质量 体积 黄赤交角 大气密度 1.52 1.03 1.88 0.11 0.15 1.02 0.01 注:表中数值为火星相关数据与地球相应数据的比值。 1.天问一号探测器 A.发射前是从属于地月系的天体 B.经过地火转移后脱离太阳系 C.着陆火星后才成功脱离地月系 D.被火星捕获后成为环火卫星 2.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 A.由气态物质组成 B.外围大气层厚度大 C.气温日较差大 D.没有昼夜和季节更替 太阳大气是指人类通过遥感观测手段所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目前,太阳大气主要分为4个部分:光球层、色球层、过渡区和日冕层。图1示意太阳大气温度和密度随高度的变化,以及某种太阳活动。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各太阳大气层中 A.光球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B.色球层的密度比光球层大 C.过渡区中出现了温度的最低值 D.日冕层的温度最高 4.图示太阳活动 A.出现在光球层,有相对固定的变化周期 B.出现在色球层,可使无线电通信中断 C.在日冕层出现时,赤道处夜空可见极光 D.增多时,表明太阳活动趋于减弱 图2为我国华南地区及世界部分地区维管植物多祥性演变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演变过程表明,维管植物 A.出现于志留纪早期 B.二叠纪时在华南地区繁盛 C.物种数变化全球 一 致 D.未出现过物种数大量减少现象 6.图示时段发生在地球上的地质历史事件有 A.被子植物大发展 B.大气层慢慢形成 C.部分鱼类演变为两栖类 D.恐龙突然销声匿迹 逆 温 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图3示意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大气 A. ① 层不易形成对流 B. ② 层出现了逆温现象 C.对流层高度约为2 千米 D. ③ 层臭氧集中 8.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 A.常出现于夏季午后的塔里木盆地 B.导致 ③ 层大气污染严重 C.晴天日出后, ② 层 自 下而上逐渐消失 D.大气能见度高,有利于交通安全 图4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大气运动过程 A.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直接原因是地 面 冷热不均 C.申处气温最低 D.丁处气压最低 10.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气流 A. ①③ 先出现 B. ②④ 先出现 C. ① 发生在夜晚谷地 D. ③ 发生 在城市郊区 三江平原(图5)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三江低平原、兴凯湖平原两块完整的大平原和分散的山间河谷平原组成。三江平原受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人类活动影响,三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对 区域 水文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三江平原的季风 A.仅夏季风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B.冬季风仅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C.冬、夏季风均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D.夏季 风 仅参与了海上内循环 12.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小对区域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是 A.地表径流量更加平稳 B.地下水位下降 C. 蒸发 量显著增加 D.降水量明显增加 图6示意世界某 区域 洋流分布。读图完成13~14题。 13.与图示洋流相符合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图示洋流 A.使得冬季周边海域易出现大雾 B.使北上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C.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D.会加快所在海域污染物净化 平潭岛(图7)位于福建省东部 海域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1.5倍,8级风天数占全年的四分之一。岛上大多数地区自然植被稀 疏,多为矮小的灌草丛,“光长石头不长草”。当地高度重视岛屿的造林绿化工作,对岛内植被进行修复。据此完成15~16题。 15.制约平潭岛植被发育的条件有 ①大风天数多 ②干旱 ③土壤贫瘠 ④环境差异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基于平潭岛的环境特点,当地植被修复应当 A.选用北方耐旱乔木树种 B.在海岸带处布局耐盐碱植物 C.增大树间距以利于通风 D.选择旱季施工以加快进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李坝河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2020年8月18日,李坝河周家坝镇柏杨村纸槽沟段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断面以上河流长12.7千米,河槽坡度大,给下游地区的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堰塞湖处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年降水量73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滑坡体下伏基岩
河南郑州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