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市
2025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
70
分)
(一)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技术是想象力的催化剂和放大器,它将天马行空的戏剧创意
“
转码
”
为可触可感的舞台面貌,为观众带来视听新体验,为舞台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为演出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
其实,
“
艺术+技术
”
的实践古已有之,今日舞台之面貌,也是在一次次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升级演进而来的。
250
多年前,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
1772
年)的故宫畅音阁大戏楼就可以用辘轳把演员和道具从顶上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效果。
80
多年前,海派京剧舞台上的威亚、真车真马、转台水幕等舞台装置,至今仍然在现代戏剧中被广泛借鉴和运用。
戏剧舞台运用高科技是为了凸显艺术表达,说到底,高科技与包括表演、音乐、舞美等在内的舞台手段在本质上都属于艺术语汇。只要内容过硬,科技运用丝毫不会掩盖戏剧本体,完全可以服务于思想揭示、故事讲述、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带给观众更多惊喜和感动。
另外,在剧场里,数字技术替代了繁复的物理布景,舞台上干扰项更少,表演空间更开阔,演员行动更自由,意境更旷达了。如多媒体京剧《梅兰霓裳》首创以全屏
LED
屏幕为全剧背景,实现动漫与演员表演互动,通过虚拟影像打破原有天幕屏障,实体舞台布景与数字延伸景观无缝衔接。三维建模、动态捕捉系统和音频修复技术的结合,再现了梅兰芳盛年的舞姿身段和唱腔魅力,引得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高科技进入舞台还可以提升观众的沉浸感、互动感,拉近戏剧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与其说高科技破坏了原有的观演默契,不如说是对传统、既有观演关系的不断突破,从而建构了符合当下审美习惯的新的观演关系。如湖南省博物院驻场演出的马王堆动态展演小剧场戏剧《一念·辛追梦》,通过多层次、动态的纱幕投影技术,将复刻还原的文物素材与视频制作的场景相结合,让纯正的京剧唱、念、做、打融于光影营造的幻境中,使演员现场表演与数字影像形成亦真亦幻的人屏互动,为观众创造了深度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不少年轻人一开始是冲着光影特效而来,看完之后却说:
“
原来京剧这么好看!
”
技术是
“
死
”
的,人是
“
活
”
的,不能因
“
炫彩
”
就贬斥
“
肆意卖弄炫技
”
,不能因
“
奇观
”
就断定
“
滥施奇技淫巧
”
。每个戏剧人都是自己的
“
第一责任人
”
,要对舞台艺术有担当。对技术的正向或负面使用,根本责任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掌握和使用技术的人。人心若
【语文】河南省五市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