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3
—
202
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诊断检测
八
年级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项是正确的。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
26
题
--29
题
)
共
50
分。合计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
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D.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下列
属于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
文件
是
A
.
《资政新篇》
B
.
《海国图志》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3.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A.
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4.
“佐圣主东戡闽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乡侯,前后逾三十年,实同是鞠躬尽瘁;维贤臣生并湖湘,位兼将相,
地下若逢曾太傅,纵横已万余里,庶无负以人事君。”这副挽联称颂的是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邓世昌
5
.
《孙中山选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该表述阐述的是
A
.
黄花岗起义的原因
B.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C.
安庆起义的原因
D.
安庆起义的意义
6.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在《讨袁檄文》发表对此“民贼”
的态度,请问孙中山后来采取什么措施“以拯吾民”
A
.
护国战争
B
.
武昌起义
C
.
二次革命
D
.
护法运动
7.
“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8.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资政新篇》
9.
下面时间尺中,
①
处比较适合填充
A.
晚清时期
B.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0.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
D(Democracy)(
民主
)
和
S(Science)
。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
要阵地开展的
A.
维新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爱国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11
.
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
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
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
学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1
2
.
右图照片是陈列于首都博物馆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标语,下列
口号与其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
“自强”“求富”
B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
“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
D
.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3.
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B
.
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
它
促进
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
14.
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
了。材料中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
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5.
右图为
1924
年在广州创办的军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孙中山任校长
B.
蒋介石兼任军校总理
C.
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D.
为随后的二次革命做了准备
16.
歌曲体现时代特征
,
反映时代精神。
右图歌曲能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7.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主
山东济南市平阴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