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河北保定市定兴县天宫寺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期末试卷 部编版 2023年 2022年 河北省 保定市 格式: DOCX   9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6   浏览:3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河北保定市定兴县天宫寺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第1页
河北保定市定兴县天宫寺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素质能力监测 八 年 级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 0 分) 1 . 1987 年,联合国把 6 月 26 日定为 “ 国际禁毒日 ” 。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 关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陈化成吴淞抗英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左宝贵平壤御敌 2 .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C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 .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3 .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4 .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 1 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武装起义 C . 1895 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 4 . 5 亿两 5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6 . 有学者认为,奕  、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 “ 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派 A .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 .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 . 实现了 “ 自强 ”“ 求富 ” 目标 D .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7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款的实施 A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 .有利于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 C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D .阻止了其他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8 .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 —— 黄海海战 —— 辽东半岛战役 —— 威 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1898 年, 《天演论》宣传 “ 物竞 天择 ”“ 适者生存 ” 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 天演 ”“ 物竞 ” 淘汰 ”“ 天择 ” 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 .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 .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1 0 .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 “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 ” 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 .弘扬了民主科学 B .结束了君主专制 C . 实现了自强求富 D .促进了思想启蒙 1 1 . 这场运动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它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它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 2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1 3 . 孙中山曾撰文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所指的“斯役”指的是 A .台湾人民反日斗争 B .甲午黄海海战 C .广州黄花岗起义 D .京汉铁路大罢工 1 4 . 从专制到民主是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却倒行逆施。他镇压 “ 二次革命 ” ,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 “ 二十一条 ” 的大部分内容,复辟帝制。这个人物是 A .吴佩孚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张作霖 15 . “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 ” 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 .原因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1 6 . 1915 年后, 各地拥护 “ 德先生 ” 和 “ 赛先生 ” 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 7 .有人 说, “ 五四 ” 的演员是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外国。下面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 A .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爆发 B .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 .青年学生是运动前期的主力军
河北保定市定兴县天宫寺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