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2023
—
2024学年度上期
九
年级学业水平监测考试
化学
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
1
0
页。同学们答题时,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全卷闭卷考试,
共
100分。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
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5
0
分)
1.
嫦娥七号计划
2026
年发射,发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助推器分离
B.火箭点火发射
C.整流罩脱落
D.推进舱帆板展开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震荡试管
B.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
D.量取液体
3
.小刚收到一个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玩具,他认为其制作材料可能是羊毛绒,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交流讨论
4
.下列有关事实中,用
“
微粒观
”
解释错误的是( )
A.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气和液氢可作燃料
——
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
C.水烧开以后易把壶盖冲起
——
水分子体积变大
D.夏天晒衣服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C.将20%的
氢氧化钠
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
不
同
6
.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则纯氧比空气中的氧气更活泼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原子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都相似
7
.
2021年11
月
18
日,通过化学技术得到
C
50
、
C
68
、
C
66
等新型富勒烯的闽西籍科学家谢素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下列关于
C
50
、
C
68
、
C
66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相对分子质量都相等
C.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 完全燃烧时都只生成二氧化碳
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检验氯化钠溶液是否饱和
不改变温度下,加入少量的氯化钠,看是否溶解
B
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过滤
C
空气和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加水,搅拌
A.A
B.B
C.C
D.D
9
.以下有关燃烧和灭火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釜底抽薪
”
灭火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
B.
“
火上浇油
”
增加了更多的可燃物
C.
“
煽风点火
”
增加了更多的氧气
D
.
“
水火不容
”
,水能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0
.
硝酸铵是一种烈性炸药,当温度达到400
℃
以上时,硝酸铵即可发生爆炸,化学方程式是
4NH
4
NO
3
3N
2
↑
+2X
↑
+8H
2
O
,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NO
2
B.
O
2
C.
N
2
O
D.
N
2
O
4
1
1
.
“
碳达峰
”
是指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
“
碳中和
”
是指到2060年前,采取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
“
零排放
”
。下列措施不利于
“
碳达峰
”
和
“
碳中和
”
的是( )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D.循环利用CO
2
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H
2
SO
4
、Na
2
O、NaCl、NaOH
B.
CuSO
4
、HNO
3
、KOH、O
2
C.
HCl、Ba(OH)
2
、KCl、CaO
D.
H
2
O
、HNO
3
、KNO
3
、KOH
13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
:
1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
C.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D.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4
.202
2
年
5
月
10
日
1
时
56
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的
x
为
2
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1
个
Ti
2+
核外有
20
个电子
D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67g
15
.下列关于
“
不一定
”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纯净物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6
.
“
氧循环
”
和
“
碳循环
”
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下列对于碳、氧循环的认识
四川省绵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