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
1-14
题为化学;
15-26
题为物理)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第一部分物理,
27-38
小题;第二部分化学,
39-44
小题)。全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1
C
-12
N-14
O-16
F-19
Ca-40
第
Ⅰ
卷
(选择题
1-26
小题,共
6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6
小题,
1-14
每小题
2
分,
15--26
每小题
3
分,共
6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有下列情景,其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
.国旗传递
B
.国歌响起
C
.五环
“
破冰
”
D
.焰火绽放
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习近
平主席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
中国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
。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
.加
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
.提倡公民绿色出行
D
.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4
.下列清除物质的方法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活性炭清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C
.用过滤、吸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D
.用稀盐酸清除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瓶
子内壁的白色物质
5
.一种有趣的
钟表式元周期表
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2
:
00
对应的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
B
.
10
:
00
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C
.
9
:
00
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F
+
D
.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
6
.关于化学反应
Cu +4HNO
3
(浓)
=Cu(NO
3
)
2
+2X↑+2H
2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
的化学式为
NO
B
.该反应可以采用制取
CO
2
的发生装置制取
X
C
.铜的化合价由
0
上升到
+2
D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7
.
世
卫组织
(WHO)
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
(C
22
H
29
FO
5
)
可有效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塞米
松属于
氧化物
B
.地
塞米松由
22
个
碳原子、
29
个氢原子、
1
个氟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
C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2:5
8
.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后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9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D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10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常见的氧化物:
MgO
、
KMnO
4
、
H
2
O
B
.常见的黑色固体:
CuO
、
MnO
2
、
Fe
3
O
4
C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
C
、
CO
、
O
2
D
.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
2
、
NH
3
、
CO
2
11
.
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空间站
“
天宫课堂
”
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
:
3
C
.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
丙质量
比为
1
:
1
12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准确的是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
Na
+
、
Cl
-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则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都是离子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
、
Y
、
Z
、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
gg
)
未测
32
1
12
A
.物质
Y
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
X
的质量为
15g
C
.反应中
Y
、
Q
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6
:
5
D
.物质
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
.下列
4
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
MnO
2
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
86
分)
四、填空题(本大题
4
个小题,共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