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河南南阳市桐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2023年 河南省 南阳市 格式: DOCX   17页   下载:3903   时间:2024-02-17   浏览:47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河南南阳市桐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1页
详解分析河南南阳市桐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秋期期终学情调研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卷共 6 页,两大题 25 小题,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 2 .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姓名、考号填写清楚,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涂在答题卡对应栏目内) 1 . 1871 年,郑观应说: “ 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 ”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 这一文件 ” 指(     ) A .《民报》 B .《资政新篇》 C .《天朝田亩制度》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1872-1875 年),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 ” 这说明了(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海关税收损失严 重 B .官办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 .洋务运动对中国民办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企业面临困难处境 4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 “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 ” 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 .弘扬了民主科学 B .结束了君主专制 C .实现了自强求富 D .促进了思想启蒙 5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饬各省重视农业, “ 劳来(以恩德招之使来)农民 ” , “ 其有耕种之具不给者,公田由地方公款,私田由各田主设法资助 ” 。这一主张体现 三民主义中的(      ) A .民权思想 B .民族思想 C .民生思想 D .实业思想 6 . 1906 年至 1911 年 4 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 10 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A .宣告清朝专制统治结束 B .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C .推翻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D .推动了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7 . “ 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A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8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社会制度转型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民主革命兴起 D .全民族的抗战 9 . 1919 年 12 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10 . “ 学生罢课半日,政府不惟不离,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 这段文字说明五四运动中(      ) A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 .共产党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 .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 .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11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成为一种历史的进军。对 “ 进军 ” 理解正确的是(      ) A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2 .有一首歌唱到: “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 这首歌反映了(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13 . 1926 年 9 月 20 日中央局报告中指出: “ (此役)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 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 ” 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长沙会战 14 .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 “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 ” 其中 “ 翻危局 ” 标志着(     ) A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D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 15 . 1938 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 分比 1933 年更加多样(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红军长征的胜利 B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 .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 D .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16 .硝烟散
解释分析河南南阳市桐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