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商师联盟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7
月
期末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
3+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15
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石磨棒和石盘,它们是粮食去皮或磨粉的加工工具。在西北和华北的遗址中还出土了更先进的加工工具石臼或石杵,并在山西夏县村及西安半坡等遗址中,均出土了谷粒化石和窖藏。这说明当时(
)
A.
社会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B.
已出现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C.
采集渔猎业被完全取代
D.
北方农作物种植种类多样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
“
石磨棒和石盘
”“
加工工具石臼或石杵
”“
谷粒化石和窖藏
”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出现了比较先进的农业加工工具和储存粮食的方式,这说明当时人们进入了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B
项正确;
“
阶级分化
”
材料并未涉及,排除
A
项;
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南北农作物种植种类的比较,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据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
年)汉武帝诏文
“
兴孝举廉
”
,及有司奏议
“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
。永建六年(公元
131
年)所立巴郡太守张纳碑文云:
“
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
”
上述材料可用于印证该时期(
)
A.
封建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B.
官员考核的途径趋向多元化
C.
人才选拔的范围不断拓展
D.
以打击豪强地主为政治重心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
“
兴孝举廉
”“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
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
”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汉代选官中注重以孝廉为标准,这反映出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A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察举制,并未反映
“
官员
【历史】河南省商丘市商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