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分数:
100
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历史试题
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
Ⅰ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
Ⅱ
卷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
I
卷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县陶寺乡,从
1978
年首次发掘至今,陶寺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居民区。据此可知(
)
A.
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B.
长江流域向阶级社会发展
C.
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D.
贫富分化加剧的发展趋势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
“
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
”
可知,陶寺遗址存在大规模建筑多处,说明当时该文明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C
项正确;材料只说明陶寺遗址一处,不能体现出多元性,排除
A
项;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不属于长江流域,排除
B
项;材料无法看出贫富分化的发展的状况,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商鞅变法推行
“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
的强制性分家异财制度,汉代提倡家庭和睦,出现一些父子兄弟同产共居的大家庭。自两汉以后,更是形成一些累世同居的义门大族,家庭人数达数百人。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
国家对基层自治的认可
C.
儒学的教化功能增强
D.
宗法思想在汉代的复活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
“
汉代提倡家庭和睦,出现一些父子兄弟同产共居的大家庭。自两汉以
后,更是形成一些累世同居的义门大族,家庭人数达数百人。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到汉再到两汉以后,血缘、亲情在维系家庭、家族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观便是以血缘感情为心理基础,以宗法人伦为主要内容。自汉代儒学独尊以来,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C
项正确;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主要是秦汉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但是材料主要涉及秦汉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汉的家庭与家族,不是基层自治,排除
B
项;材料
【历史】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