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冲刺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
分。
1
.
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并且至今仍造福于人民的这个工程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治理黄河
D.
白渠
【答案】
B
【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
B
。
本题考查都江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知道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
.
有学者指出,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中国,材料说明丝绸之路( )
A.
沟通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B.
仅是商业往来通道
C.
开通与西汉政府有密切关系
D.
推动了佛教向中国传播
【答案】
A
【解析】
A.
根据题干信息“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表明作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起到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作用,故
A
正确;
B.
依据题干可知丝绸之路不仅涉及到商业贸易往来,还涉及到文化交流,故
B
错误;
C.
题干没有反映西汉政府在丝绸之路开通中的作用,故
C
错误;
D.
推动佛教向中国传播只是丝绸之路推动文化交流的表现之一,只是对应题干部分意思,不是材料主旨,故
D
错误。
故选:
A
。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以丝绸之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3
.
据史料记载:“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舶)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材料可以佐证大运河( )
A.
加强了边疆控制
B.
沟通了南北交通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巩固了国家统一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船舶)相继。”可知,大运河沿途官府运粮的漕船、私人商旅的船只,在运河上来往络绎不绝。依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B
项正确;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与边疆控制无关,排除
A
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历史冲刺卷(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