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
2024
-
2025
学年高三
5
月模拟预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科学史知识构建和舆论传播不乏
“
扬西贬中
”
和
“
西方中心主义
”
等偏见,科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成就被描述为西方特有,而中国古今都很匮乏,这是对史实的扭曲。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启工业革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优秀文明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消化吸收,但
“
西方中心主义
”
的科学史知识偏见需要警惕,这一思维带有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
第一,全面否定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西方中心主义
”
的科学史长期宣扬科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成就是西方特有的先进事物,中国历史上没有或乏善可陈。如一些观点认为,
“
在中国,系统化的、自然主义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
中国的科学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中国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能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
”
,等等。这些观点接受
“
西方中心主义
”
知识灌输,把中国历史上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包括一些科学原理的发现和研究,如勾股定理、星体运行规律、医学原理等都贬低成
“
实用技术
”
。
第二,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停滞反映出中华民族性格具有
“
劣根性
”
。
“
中国无科学
”
论者同时贬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重复强化西方殖民者强加给中国人的所谓
“
劣根性
”
,如
“
贪欲
”“
自私
”“
欺骗
”“
麻木
”
等。一些近代西方学者就提出这类观点,如
“
中国人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
”
,或贬低中国政治制度、道德伦理、民族性格、科学技术等,他们的著述也影响到少数中国知识分子,如认为中国人传统是只讲实用和实利,强调
“
学以致用
”
就难以产生科学智慧;
“
希腊人那样一种自由的理念,我们中国人还谈不上十分理解,一说科学,就总是想着如何用,如何发展生产力,如何致富
”
,这些观点和说法存在很大商榷空间。义利兼顾、重义轻利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倒是西方更重实用实利,
“
时间就是金钱
”
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来,并被韦伯称为
“
资本主义精神
”
大加推崇。美国学者戴维·迈克尔斯揭露,西方医药、食品、烟草、化工、汽车等行业长期雇佣科学家炮制虚假科学知识,
“
有些科学家只要能拿到钱,让他说什么话都可以
”
。
第三,以中国科学技术不发展否定中国政治文明。宣扬
“
中国无科学
”
的人,也认为
“
无科学
”
是因中国
“
无自由
”“
无民主
”
【语文】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模拟预测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