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高考一轮复习
第
六
专题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榆次一中
李金虎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
4
分,共
100
分
)
1
.
1869
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元素甲比
Al
的
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弱
B
.原子半径比较:甲
>
乙
>Si
C
.元素
乙位于
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
ⅣA
族
D
.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2
.
通常状况下,
NCl
3
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结构与
氨分子
相似,下列对
NCl
3
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NCl
3
分子中
N—Cl
的键长比
CCl
4
分子中
C—Cl
的键长
长
B
.
NCl
3
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
.
NCl
3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D
.
NBr
3
比
NCl
3
易挥发
3
.
LDFCB
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
W
、
X
、
Y
、
Z
构成
(
如图
)
,
Y
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X
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
Z
的沸点最高
B
.原子半径:
W
>
X
>
Y
>
Z
C
.
W
、
Z
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D
.
Y
分别与另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
Y
的价态相同
4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与冷水反应,
Na
比
Mg
强烈
金属性:
Na>Mg
B
Ca(OH)
2
的碱性强于
Mg(OH)
2
金属性:
Ca>Mg
C
SO
2
与
NaHCO
3
溶液反应生成
CO
2
非金属性:
S>C
D
t
℃
时,
Br
2
+
H
2
2
H
B
r
K
=
5.6×10
7
I
2
+
H
2
2
H
I
K
=
43
非金属性:
Br>I
5
.
X
、
Y
、
Z
、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A
、
B
、
C
、
D
、
E
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所组成的化合物。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
,
B
分子中含有
18
电子,五种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X
、
Y
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
X
、
Z
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
B
.
Y
的
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C
.
Y
、
Z
组成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
D
.
W
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6
.
短周期元素
X
、
Y
、
Z
、
W
、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
M
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 第六专题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