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
2025
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
70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清时期,贵州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明清王朝经营西南的战略中,其地位逐步上升。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决意收服当时仍由元朝梁王控制的云南,贵州作为重要的战略后方和通道,大量明军和作战物资通过贵州进入云南;在这一过程中,贵州迁入了大量外省籍移民,其中大部分为后来明廷留戍云贵的军士,同时迁入定居的还有他们的随军家眷。民国《兴义县志》载:“全境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卒之后,来自江南,尚有江左遗风,士习淳朴。仕宦者,文多能吏,武多奇勋。居家节俭,安于蔬布,农勤力田,所谓‘调北征南’。乱平后寓兵于农,即军屯是也。”另外,江南、江西(江右)等地也迁入屯田户。
但此时移民贵州的一大目的是为经略云南,强化湖广与云南之间的联系,对贵州区域的开发并不重视,只求保证地方运转,人口也多分布在普安“一线之路”等交通干线附近。尽管如此,迁入数量仍然不少,尤以江南地区、江西移民比重最大,数量最多。
而后至明中后期,屯军缺额、军户脱籍现象普遍存在,军籍人口数量锐减。为此,贵州地方官吏不得不招民垦种开荒。而当时江西因人地矛盾大,在或官推或自发的情况之下,贵州成为了江西人向外迁移的目的地之一。加之永乐十一年(
1413
),明朝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以强化其对西南区域的管理。随着明廷对贵州的经略,大批外省移民逐步进入贵州。据《明史·地理志》《贵州通志》《黔记·贡赋志》,从弘治四年(
1491
)到万历三十年(
1602
)的一百馀年,约有五万馀外省籍入籍移民和当地人口编户。明初到万历时期,贵州约有二十五万移民和本地人口编户。蓝勇曾就《贵州省墓志选》的记录,发现明代迁入贵州可考的十八姓中,江西籍七姓,占可考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九,若认为上文二十五万均为移民,以江西籍移民占全部外省民籍移民四成计,则江西民籍移民至少也有约十万,未入籍的移民尚需统计,故暂且不论。
至清初,由于贵州战事较多,自发的移民活动随之放缓。嘉庆至道光初年,贵州的耕地因人口增多而出现紧张,清廷的移民之策遂有所调整,移民之势遂又渐趋缓。清代贵州的外来移民数量目前还未有确定结论,各家说法不一。据《中国移民史》统计所得,在清道光初年,仅是在籍的客民即有约三十万。还是按四成这一比例计,江西籍客民就有十二万。但这仅为保守估计,实际人口应不止于此。明代落籍的外省籍
【语文】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