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期末试卷 2024年 2023年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5228   时间:2024-02-02   浏览:500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1页
详解分析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史学家陈旭 麓 指出: “ 英国割取香港,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 ” 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天津条约》 2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 “ 晚清 ” 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 一个人给拾走 了。材料中 “ 另外一个人 ” 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沙俄 D .日本 3 . “1851 年发动武装起义 …… 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 …… 领导者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加之清政府的围剿 …… 最终以失败告终。 ” 材料描述的是(     ) 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的兴亡 C .洋务运动的兴起 D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4 .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中评价洋务派 :“ 他们确实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为社会进步的部分质变和量变创造了条件。 ” 这里的质变指(     ) A .实现富国强兵 B .结束半殖民地性质 C .推翻清朝统治 D .迈出近代化第一步 5 .下 面示意图说明了(      ) A .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B .对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C .列强割占领土逐渐增多 D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沿海向内地延伸 6 .梁启超说: “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变亦变,不变亦变。 ” 从中体现他的政治主张是(     ) A .变法图强 B .学习西方技术 C .暴力推翻清政府 D .重视法律 7 .用图示法理 清历史 事件要素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下面(下图)空白框内应填写(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8 .如图年代尺中能够见证近代史上北京的屈辱与灾难时间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9 .某历史学者指出: “ 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 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 .富国强兵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10 .下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条文。这主要体现了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必要原则是(     )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A .分权制衡 B .依法治国 C .主权在民 D .自由平等 11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 A .揭开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 B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 .倡导使用文言文 12 .下图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说(     ) 农户 1914—1918 年 减少 1500 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年 减少 2600 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 年 增加 4900 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 年 增加 92 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 年 增加 5000 多万元 A .军阀割据混战的原因 B .护国战争的形势 C .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13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最强音。 1926 年,时代的最强音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打倒军阀,除列强 C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4 .有人说: 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921 年,中国迎来的 “ 曙光 ” 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15 . “20 世纪 20 年代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时论认为 ‘ 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人无人之境 ’ 。 ” 材料中 “ 枪与笔联合起来 ” 的标志是(     ) A .黄埔军校的创办 B . “ 八七 ” 会议的召开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6 .峥嵘岁月,涌现多少劲旅! “ 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 ”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7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 年 4 月 51% 19% 39% 1928 年 10% 76% 14% A .解放区土地改革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扩大 18 .张学良在自己 95 岁生日时说: “ 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 1936 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 ” 他所说的事变是(     ) A .卢沟桥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华北事变 19 .如图是 1938 年
解释分析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