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武汉市中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试卷
2024.3.
29
第
I
卷(选择题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
在下面各小题的备选答
案
A
、
B
、
C
、
D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入
“
答题卡
”
。
1
.2023
年
12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篇文章的标题是《汉字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这篇文章应该是介绍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2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
时钟
”
,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
“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谷雨种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
。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A.
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
B.
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
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D.
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3
.
如右图,宋代以后,江苏、浙江的状元人数超过北方,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C.
科举取士制度的开创
D.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4
.
下图展示的是明朝代表性的科技著作,从中可以看出
明朝科技
呈现的突出特点是
A.
传统建筑技术水平登峰造极
B.
总结和创新相统一
C.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领先世界
D.
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5
.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政府与代表团约有七千封电报往来。胡适在中国拒签巴黎和约后说,这一次七千个电报所以能收效,全靠五四运动。要不然,都只是废纸堆里的材料。这说明五四运动
A.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B.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使命
6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上海的李达、长沙的毛泽东、武汉的董必武等
13
人参加会议,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这次会议宣告
A.
开天辟地党诞生
B.
改天换地民
作主
C.
翻天覆地奔小康
D.
惊天动地脱贫
困
7
.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座大型雕塑。雕塑中,红军战士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毛泽东与朱德并肩站立、目视远方。这座雕塑之所以被命名为《胜利的起点》,是因为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革命者在井冈山
A.
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B.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
C.
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D.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8
.
从
1942
年到
1944
年,鄂豫边区发行了不同面额的货币。当时边区的课本第
88
课写道:我叫
“
边币
”
,鄂豫边区是我活动的区域,
“
法币
”
(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是我的朋友,
“
日
钞
”“
伪币
”
是我的敌人,我联合朋友打击敌人。这段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持久抗战方针
C.
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D.
减租减息政策
9
.“
两弹一星
”
研制过程的艰辛超乎想象。邓稼先及其团队硬是利用手摇计算机、算盘等简陋的计算工具,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彭桓武说,我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使我的祖国强盛起来,不再受人欺负。以上材料彰显了中国人
A.
开放包容、兼容并蓄
B.
以诚相待、相互关爱
C.
自立自强、艰苦奋斗
D.
谦虚谨慎、英勇果敢
10
.
下表说明中国
时间
事件
影响
1953
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1
年
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
2019
年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A.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
B.“
求同存异
”
加强了亚非合作
C.
重视改善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D.“
一带一路
”
提高了国际地位
11
.
欧洲建筑中的五种柱式,三种
柱式由
古希腊人创造,另两种
柱式由
罗马人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创造。直到
20
世纪初叶,这五种柱式一直是欧洲建筑技术的基本构件,也是欧洲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这反映了
A.
希腊城邦文化各具特色
B.
罗马法是欧洲法学渊源
C.
希腊文化深刻影响欧洲
D.
罗马建筑讲究数学比例
12
.
意大利达
·
芬奇等美术家认为,自然中最美的是人,人是大自然最奇妙的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这种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兴起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开展
13
.
右图反映了
A.
墨西哥的资产阶级革命
B.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展
D.
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14
.
为指导同学们的研究性学习,历史老师在班级群中推送了以下资源包。据此推断,同学们的学习主题是
资源
名称
文件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
图片
《
2016
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书籍
《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研究》
A.
欧洲向一体化继续迈进
B.
社会信息化成效显著
C.
世界向文化多样化发展
D.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
Theng
15
.
【古代水利与历史进步】(
10
分)
材料
一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农业灌溉开凿渠、堰等水利工程。秦昭王时,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上修筑了分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从此,岷江水流分散,既可免除泛滥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