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
学校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九年级
化学
一、选择题
1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金刚石用于划玻璃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钨
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酒精挥发
C
.铁丝锈蚀
D
.空气液化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大理石
B
.空气
C
.蒸馏水
D
.不锈钢
5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
及现象
可以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
①
说明燃烧的条件
—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接触空气
②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B
塑料瓶变瘪
①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②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玻璃管中出现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②
说明一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D
酚酞溶液变红
①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
说明氨水显酸性
A
.
A
B
.
B
C
.
C
D
.
D
6
.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变化与守恒:蜡烛燃烧时能看到有黑烟,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B
.分析与推理: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D
.实验与探究:向
2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
H
2
O
2
溶液,再向其中
1
支加入少量
MnO
2
,可探究
MnO
2
能否加快
H
2
O
2
的分解
7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25m
3
的石油气加压能装入容积为
0.024m
3
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B
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50mL
氧气和
50mL
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的质量非常小
D
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
.
A
B
.
B
C
.
C
D
.
D
8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类比法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也可分
B
观察法
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分类法
按物质种类和类别将化学反应分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
D
归纳法
氯化钠、硝酸钾溶液都呈中性,归纳出盐溶液都呈中性
A
.
A
B
.
B
C
.
C
D
.
D
9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基本反应类型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氧化反应
二、选择题
10
.我们已经学习到许多不同颜色的物质的性质:在白色固体
A
混入黑色固体
B
后加热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C
,黑色固体
D
与
C
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常见的银白色金属
E
与
C
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F
。
(
1
)写出物质的化学符号:
B
C
D
E
F
。
(
2
)写出
A
生成
C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类型是
反应。写出
D
与
C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3
)写出
C
与
E
反应的实验现象
。
11
.
2020
年
1
月
23
日,永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确诊后,全市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在居家抗
疫
中,我们常使用浓度为
75%
的酒精(
C
2
H
5
OH
)和
“84
消毒液
”
(有效成分为
NaClO
)进行消毒杀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①
在酒精分子中,
C
、
H
、
O
的原子个数比为
。
②
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易挥发
B
消毒杀菌
C
无色有特殊香味
D
熔点
-114℃
、沸点
78℃
(
2
)
①“84
消毒液
”
与厕所清洁剂(俗称
“
洁厕灵
”
,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物质
(填
“
能
”
或
“
不能
”
)混合使用。
②
在实验室可往
NaOH
溶液中通入
Cl
2
制得
“84
消毒液
”
,请完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l
2
=
NaClO
+
+H
2
O
(
3
)在疫情防控中,你做了哪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写一条即可)。
12
.为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污染,城市公交近期投入了一批使用新能源的公交车、电动公交车和共享单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理想的环保高能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2
)请写出一条防止共享单车链条生锈的措施: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盐酸除铁锈的原理:
。
13
.用化学符号表示:
(1)4
个氧原子
;
(2)2
个碳酸根离子
;
(3)
氯
化亚铁
;
(4)
硝酸
钡
;
(5)
三个镁离子
;
(6)
氩元素
。
14
.节能减排中
“
减排
”
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写
陕西商洛市镇安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