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集中练习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中的I、II、III、Ⅳ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II
区和
III
区的分界线为秦岭
-
淮河一线
,
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③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④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400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地方
⑥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⑥
2.
下面关于
II
区的北京市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首都
,
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边缘
,
北靠阴山
B.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
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C.
长城、故宫、颐和园、秦陵兵马俑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
该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少雨
,
属温带季风气候
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
B.
完善基础设施,减少人口外流
C.
改造水热条件,实行高产稳产
D.
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
4.
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 )
A.
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
B.
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
C.
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
D.
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
读河南省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产业结构比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7年
15.7
55.0
29
3
2020年
9.7
41.6
48.7
5.
根据表格,河南省2007~2020年( )
A.
第一产业产值在下降
B.
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多
C.
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
D.
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6.
从2007~2020年,影响河南省产生明显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劳动力素质
B.
对外开放程度
C.
城市化水平
D.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群的形成发育过程是各城市之间由竞争关系变为竟合关系的一体化过程和同城化过程,通过对城市群拓展过程的长期研究,总结出了城市群空间拓展的蛋型演变规律.即“煮蛋摊蛋—炒蛋—蛋饼”的蛋型演变规律。上海(长三角)城市群现已成为世界级超大城市群。下图示意上海大都市对外的影响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有人把城市群内部结构分成煮蛋模式、摊蛋模式、炒蛋模式和蛋饼模式四种类型,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所处
模式为( )
A.
B.
C.
D.
8.
上海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体现在( )
①产业龙头②都市核心③交通枢纽④海洋经济⑤金融中心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9.
下列城市中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的是( )
A.
纽约伦敦
B.
曼谷吉隆坡
C.
合肥安庆
D.
宁波苏州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是“2019年京津冀产业结构与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
北京、天津、河北
B.
北京、河北、天津
C.
天津、河北、北京
D.
河北、天津、北京
11.
图中X不可能表示( )
A.
资源
B.
劳动力
C.
资金
D.
农产品
读我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基地( )
A.
甲地夏季昼最长,太阳能最丰富
B.
丙地位于第一阶梯,风能较丰富
C.
乙地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D.
丁地降水多,太阳能不丰富
13.
清洁能源基地
建设使( )
①能源生产结构优化②能源生产方式清洁化③能源生产消费格局转变④能源全部输入南方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历史上,淮河流域曾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之地。下图为淮河水系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淮河上游支流上建有多座人工水库,其最主要功能是( )
A.
改善流域气候
B.
调节地表径流
C.
开发水能资源
D.
发展旅游产业
15.
为防治淮河水患,可采取的非工程措施有( )
A.
疏浚河道
B.
加固堤坝
C.
修建水库
D.
颁布《洪水灾害防御法》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万山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川渝东出通江达海、沪杭西进黔滇的重要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商贸发达。2009年万山区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下图是万山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三千年前,万山就有了朱砂(汞原料,可做药物颜料等)的开采。20世纪50年代,这里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
材料三:东西部协作为万山的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借助“东部市场+万山产品、东部研发+万山制造……”的发展模式,万山区开发精深汞化工系
安徽庐巢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